這更是讓伍德科克產生了一定的危機感。
如果華夏跟北極熊走在了一起,這絕對不是美利堅希望看到的局面。
……
“這嶺南半導體是什麼情況?居然能夠從美利堅那邊採購4英寸晶圓廠和3微米晶片製程的裝置。”
“那張少華放棄我們公司安排的位置,原來去的是這家公司?”
如果說華夏汽車行業的各個製造廠對嶺南半導體的關注,是因為這家公司跟寶馬汽車集團的關係非常緊密,那麼國內各個半導體企業關注嶺南半導體,顯然就是因為出現了一個新的競爭對手。
這些年,華夏從美利堅引進了二三十條淘汰的晶圓和晶片加工生產線。
大家的目的都是想要生產晶圓或者晶片用來出口創匯,但是市場就那麼大,你的技術是落後的,外面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需求。
這就導致了許多生產線剛剛投產,就陷入到沒有零件需要生產的局面之中。
如此局面,自然是跟最初的想法相背離了。
一些人因為這個事情承受壓力,甚至被批評,就很正常了。
不過好在大家都是國企,五十步笑百步,誰也不要多笑話誰。
可是嶺南半導體冒出來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不管是把它當成外資企業也好,民營企業也好,它們一成立就引進了國內最先進的生產線,這讓其他所有的晶片廠家都臉上無光啊。
上級領導會怎麼想呢?
為什麼嶺南半導體一個行業新人都知道匯入先進一些的生產裝置,而你們這些行業專家卻是隻知道匯入完全落後的生產線?
如今產能空置率那麼的高,是不是因為當初的決定有問題?
如此種種的質疑,絕對會讓許多人都非常的難受。
特別是對於剛剛充足的微電子聯合公司來說,嶺南半導體的總經理居然是自己這邊看不上的張少華來擔任,那就更是讓人難堪了。
將來嶺南半導體搞出成績出來,領導們會怎麼看?
張少華接待參觀考察的領導的時候,會不會說一些不該說的話?
想到這些,王宏貴的心中就多了不少的擔心。
作為微電子聯合公司的新任總經理,當初把張少華踢出核心管理層,也是有他的一份功勞。
他倒也不是真的有多麼討厭張少華,而是位置就那麼多,肯定要優先安排自己的嫡系人馬。
“王總,我稍微打聽了一下,這個嶺南半導體跟寶馬汽車集團都是屬於港城那邊寶馬科技的子公司。”
“寶馬汽車集團這幾年的發展非常的快,透過出口創匯掙了不少的錢。”
“在美利堅那邊應該也是有一些自己的人脈。”
“這一次能夠順利的從美利堅採購到相對先進的二手裝置,跟這些應該是脫不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