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有的體制下,以及經費有限的情況下,這條4英寸晶圓生產線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批下來,更加不用說什麼時候可以投產了。”
“按時我們嶺南半導體不一樣,我們不需要上級撥款,我同意之後就可以去找美利堅的晶片廠家洽談採購他們二手生產線的事情。”
“美利堅在七十年代的時候就已經投入了第一條4英寸的晶圓生產線,如今這個技術對他們來說已經是過時的技術。”
“之前國內廠家買的都是更加落後的3英寸晶圓生產線和5微米制程的晶片加工裝置。”
“我們嶺南半導體一開始就要上國內最先進的裝置,然後爭取逐漸的追上國際先進水平。”
江輝快速的把晶片生產裝置匯入的事情跟張少華溝通了一下。
這個事情絕對是很有吸引力的。
畢竟誰也想要成為華夏技術最先進的半導體工廠的負責人。
特別是張少華在新成立的微電子聯合公司內部的職位安排不如意的情況下,就更想在嶺南半導體那邊證明自己的才華。
到時候讓那些老同事看一看自己是如何打他們的臉的。
“半導體行業,技術越是先進的裝置,價格就越是高昂。”
“哪怕是二手裝置也是如此。”
張少華擔心江輝有點不清楚半導體行業對資金的耗費程度。
這會直接影響嶺南半導體今後的發展。
“我們集團現在單單是路虎汽車的兩款車型,每個月就有超過5萬輛產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這5萬輛車可以給我們貢獻超過5000萬美元的淨利潤。”
“更加不用說我們還有賓士轎車、寶馬之光已經各種零部件業務了。”
“嶺南半導體初期需要的資金,我們集團一個月的利潤就已經足夠了吧?”
江輝這麼一說,張少華愣了一下,張了張嘴,然後什麼都沒有說。
不說寶馬汽車集團一個月的利潤不止5000萬美元,哪怕就只有這麼多,也夠了啊。
一條4英寸晶圓廠和3微米制程晶片加工裝置,如果是全新的,那麼5000萬美元還真是搞不定。
可是現在這兩個裝置都是人家淘汰的二手裝置,5000萬美元就綽綽有餘了。
不僅可以把裝置買回來,還能把廠房等各方面的配套設施全部都搞好,最終也花不了5000萬美元。
“張廠長,我對嶺南半導體是寄予厚望的,它的投資金額不設上限。”
“別說是5000萬美元,就是5億美元,只要有必要,我都是願意投資的。”
“我想嶺南半導體在九十年代能夠成為逐漸追上國際主流水平的半導體企業。”
“進入到21世紀之後,能夠在一些領域成為國際領先的半導體企業,最終徹底的成為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晶片企業。”
“不僅如此,今後我還會要求南山半導體那邊配合開發晶片產業需要的裝置,將來連一部分的裝置也會自己去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