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慶當天,一家幾口人各自出門。
雖然都是去參加同一個活動,但是大家的位置完全不同,安排也是不同。
由於今天的場合很是特別,哪怕是朱建生這樣子級別的人物,也是沒有什麼自由活動的空間,需要老老實實的聽從安排。
汽車行業在華夏的重要性還沒有辦法跟後世相比,所以跟江輝站在同一個區域觀看儀式的不僅僅是各個汽車廠的人,還有一機部下屬的其他一些工廠人員代表。
“江廠長,我們的大噸位衝壓機已經完成了設計,目前正在準備樣件之中,明年上半年完成樣機的組裝是沒有問題的。”
“參觀完今天的活動,你有空的話可以去我們工廠現場指導一下啊。”
張盛作為濟二機床廠的總工程師,是機床行業的技術名人,曾經獲得“勞模”的稱號,這一次的儀式也是被邀請過來參加。
本來他的位置跟江輝還有幾米遠,不過在小區域裡頭的管理並沒有那麼的嚴格,他直接就湊了過來。
“恭喜張總工。”
“這幾年估計許多國際汽車巨頭都會考慮在華夏成立合資公司,你們的衝壓機技術取得了突破之後,今後就不愁沒有訂單了。”
對於濟二機床廠的衝壓裝置的生產能力,特別是相對簡單的單衝壓機的技術能力,江輝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汽車四門兩蓋上面的零件結構相對比較固定,來來回回就是落料、成型、衝孔、整形、翻邊之類的幾道工序。
所以想要把這些工序做好,只要有針對性的展開研究就行。
有了一個成功的產品之後,繼續水平展開到其他零件上面,難度就會降低很多。
很多時候從零到一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從一到二就要簡單很多了。
所以別看這個年代的華夏,各行各業的技術水平都不是很高,但是架不住各行各業的技術都還算是比較全面。
說直白一點,華夏基本上是掌握了完整的全產業鏈工業生產能力。
只需要給與足夠的時間,將來各行各業都實現升級換代之後,就能爆發出無與倫比的競爭力。
後世華夏在這方面的進展相對沒有那麼快,一直到了二十一世紀之後才慢慢的補全了全行業的各種能力。
現在有了江輝的出現,他覺得這個過程完全可以往前提升十年。
在汽車行業,則是完全有希望往前提升二十年。
到時候整個華夏必定會呈現完全不一樣的局面。
特別是非常關鍵的八十年代,這個時期的華夏跟美利堅,那簡直就是準盟友的關係。
幾乎是什麼技術裝置,華夏都有機會從美利堅那邊搞到。
前提就是你願意正常的給錢,或者是給人家足夠的理由。
比如跟對抗北極熊的事情牽扯到一些關係,那麼美利堅那邊的態度就會有很大的變化了。
很多人都還沒有充分的意識到這一點,江輝也沒有辦法到處嚷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