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寶馬之光作為寶馬汽車的第一款產品,為了趕時間,沒有辦法大量的去使用南山科技生產的零件,只能從國內的配套廠當中選擇合適的廠家。
各個配套廠剛開始的時候還沒有感受到這個訂單可能給自己廠子帶來什麼影響,但是江輝其實是知道的。
這一次請相關的配套廠來深城修建工廠,其實也算是江輝對大家的一個考驗。
那種積極配合的廠家,江輝肯定不可能忽悠人家來建廠之後,又把人家踢出局。
一輛車上面有那麼多的零件,南山科技肯定是要有側重點的先開發一部分。
江輝完全可以安排那些沒有來深城修建工廠的配套廠的零件。
奈何從現在的結果來看,願意來的不是很多啊。
“這些廠子的表現確實是讓人有點失望,零件生產地點距離主機廠那麼的遠,運輸成本高不說,供應穩定性也沒有保障。”
“特別是現在鐵路運力非常的緊張,想要找一個火車皮都很難。”
“既然它們不願意來建廠,那麼南山科技那邊就可以正式的把自己的研發的那些零件,拿出來生產了。”
“反正寶馬汽車上面使用的那些零件,都是我們研發中心製圖,配套廠做的只是來圖加工,對南山科技來說,要把這些零件生產出來,難度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高。”
“甚至就連大部分的裝置,都是國內的廠家能夠生產的,只有個別關鍵的需要從國外進口。”
“寶馬科技作為創匯大戶,使用外匯進口幾臺裝置,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王峰對那些配套廠也很是不爽,既然江輝有意識的要扶持南山科技的發展,那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
先禮後兵,以後那些配套廠就算是有意見也不怕。
“嗯,你跟幾個部門都溝通協調一下,讓南山科技那邊儘快的動起來。”
“正好我們找區裡面又買了一大塊地,閒置在那邊的話反而會讓相關領導比較被動。”
伴隨著江輝跟王峰的這個對話,寶馬汽車這邊針對自己的供應鏈,開始了一個大調整。
那些能夠一直跟著寶馬供應鏈發展的企業,將來註定是可以享受到很多的紅利。
而那些錯過了機會的廠家,則是會開始泯然眾人。
當然了,這個變化,肯定是需要時間才能看出來,現在大家都沒有感受到變化。
……
“師父,我聽說廠裡面正式決定不去深城修建分廠了。”
“這個決定我是完全反對的,那麼關鍵的零件沒有辦法保證就近供貨,肯定是不利於寶馬汽車的發展,奈何何廠長現在不想冒險,我也說服不了他。”
唐日月這段時間也過得比較糾結。
他在首都汽車附件廠這幾年的日子是很舒服的。
由於何清泉等廠領導知道他跟江輝的關係,所以對他頗為關照。
再加上廠裡面的效益本身就比較好,唐日月這個軸承車間的主任,待遇自然差不了。
但是作為國有企業,再怎麼好,也就是相對於周邊其他的廠子或者跟以前困難的時候相比要好。
哪怕是廠裡面掙了再多的錢,也不可能直接給大家把工資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