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人對於各種各樣的奠基儀式、下線儀式等活動,算是非常熟悉了。
不管是各個部委裡面還是下面的各個工廠,都對這些活動有著豐富的操作經驗。
寶馬之光這一次的下線儀式,自然不會在流程上面出現什麼問題。
差不多一個半小時,各級領導講完話,江輝這個廠長也最終上去表示了一通感謝,披著大紅綢的寶馬之光,緩緩的從生產線下來,算是順利的完成了下線儀式。
不過,那麼多人大老遠的過來參加活動,自然不可能一個半小時就把人家給打發了。
活動儀式搞完之後,江輝自然是要親自帶著大家去參觀一下寶馬汽車的生產線。
“老楊,寶馬汽車的生產現場,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很整齊,很乾淨,這一點我們要好好的學習一下。”
陳奇跟在參觀隊伍裡頭,仔細的看著寶馬汽車的各種廠房佈局和裝置。
還別說,這一看,真的就看到了差距。
站在他旁邊的楊青山是首都汽車製造廠分管生產的副廠長,自然就要被提點了。
“它們的生產線是從鈴木汽車採購的,估計把東瀛車企現場管理的那一套也學過來了。”
“之前我去豐田汽車參觀過,對方在現場管理方面做的比寶馬汽車還要好。”
“不過我覺得現場整齊和乾淨跟一輛車生產的好不好,並不見得有多大的關係。”
“與其花費那麼多的時間去做表面功夫,不如好好的把生產工藝水平給提升上去。”
楊青山的這個觀點,應該是代表了這個時代華夏許多工廠負責人的態度。
在大家看來,生產線那邊每週安排工人搞一次衛生,差不多過得去就行了。
由於大家沒有充分的重視這方面的事情,就會出現各個工廠的衛生間,幾乎沒有幾家是很乾淨的。
走進去味道很臭就算了,地板上也是髒兮兮的。
這樣子的局面,一直到二十一世紀初,在許多工廠也都還是比較常見。
要是江輝聽了楊青山的話,肯定是不認可的。
在江輝看來,如果一個工人對自己工位的衛生情況都非常的不在意,那麼怎麼能夠讓人相信他會對工作非常的用心呢?
“工藝水平自然是需要提升的,但是現場衛生也要注意。”
陳奇倒不是已經意識到了搞好現場5S管理跟生產效率提升有什麼關係,他就是單純的覺得江輝要求寶馬汽車這樣子做,一定是有道理的。
凡事江輝要求的事情,只要首都汽車製造廠那邊跟進起來不是那麼的困難,陳奇就覺得有必要跟進。
江輝從大學畢業到現在,不管是做的任何一件事情,剛開始是否被理解,最終都是證明江輝是對的。
已經有這方面的意識的陳奇,自然對跟隨江輝的做事風格有一定的傾向性。
“嗯,我看了下那些裝置,看起來有點老舊,不過有挺多構造和安排都跟我們的有比較大的區別。”
“我覺得下一步可以考慮找一機部申請一些外匯額度,從東瀛或者其他的國家進口一些先進的裝置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