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生意肯定也是值得繼續做下去,畢竟這些行業都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對於解決華夏的就業來說是很有好處的。
但是在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同時,技術密集型產業,肯定也不能錯過。
江輝準備以汽車為紐帶,帶動相關的一系列產業發展。
後面在國企改革的過程當中,更是可以考慮兼併一些工廠,讓寶馬汽車有限公司快速的朝著寶馬汽車集團的方向發展。
“我看東瀛街面上的汽車款式非常的多,品牌也是非常的多。”
“華夏的人口比東瀛更多,要是將來也能發展到跟他們差不多的水平,豈不是國內每年的汽車產量真的可以去到幾千萬輛?”
1981年,東瀛生產了1100萬輛汽車,已經是超越美利堅成為全球第一大的汽車生產國。
東瀛將能調動的資源都傾注到了汽車工業上。
此時,東瀛汽車行業虹吸了相當一部分人才和資本,這也使得東瀛成為繼美利堅和德意志之後以汽車工業為支柱產業的國家。
1980年的時候,在東瀛與汽車工業相關的就業人數達493萬人,佔全國總就業人口的10%。
汽車生產產值也佔到整個製造業的10%左右。
顯而易見,東瀛已經和汽車工業深深繫結。
在技術上,東瀛車企也已經掌握了發動機、底盤和變速箱三大件的核心技術,並致力於發動機效能的改善,不斷提高可靠性。
再加上兩次石油危機的神助攻,讓東瀛汽車行業徹底的站在了世界前列。
也難怪朱淋在東瀛待了這段時間之後,對東瀛這邊的汽車產業的發達程度,感觸非常的深。
“你說的沒錯,將來華夏的汽車產量肯定可以達到兩三千萬輛的規模。”
“並且這還是基於內部消耗的情況,如果能夠跟東瀛一樣大規模的出口的話,那麼華夏的汽車產量直接衝擊四五千萬輛大關都是有有可能的。”
江輝這話,也就是朱淋會信。
其他人估計是無論如何都不相信將來的華夏汽車市場有那麼的大。
“1970年,東瀛汽車出口量還只有100萬餘輛,而到了1980年,汽車出口量激增到597萬輛。”
“這個資料在去年更是進一步的創造了新高,也就是今年開始,因為美利堅的原因,預計會維持在一個高位不變化的狀態。”
“相當於東瀛生產的汽車,一半以上都出口到世界各地了。”
“按照這個比例來推算的話,將來華夏的汽車產業要是也能做到類似的程度,那還真會是一個非常誇張的數字。”
朱淋腦中快速的想象了一下那個場景,覺得完全不敢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