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1980年,絕對是秒殺同行的存在。
特別是美利堅AMC那邊還沒有把同類產品研發出來之前,就算是對上賓士的軍車,也一點都不發怵。
要不然AMC也不可能拿出一款柴油發動機的技術去跟華夏置換悍馬的技術資料。
“如果我們後續也邀請各個使館的人員來參加BJ212的試乘試駕活動,是不是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出口創匯效果呢?”
鄭海明這麼一問,江輝立馬就知道了他今天把自己叫過來的目的了。
很顯然,有樣學樣的去推廣BJ212,才是鄭海明最關心的事情。
畢竟到時候BJ212如果可以再創造更多的出口業績,哪怕是出口的價格只有1萬美元,甚至是幾千美元,都意義不凡啊。
像是援助阿國那樣子的高價,他已經不抱有期待。
因為他也已經慢慢的意識到之前能夠有那麼誇張的價格,更多的是美利堅為了支援和鼓勵華夏跟他們合作對付北極熊。
這筆錢與其說是用來購買BJ212的,倒不如說是給華夏的辛苦費。
“要說效果肯定是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估計比不上悍馬。”
“畢竟我們的BJ212,更多的還是一輛民用車輛,特別是新款BJ212的民用屬性更加突出。”
“所以相比召集各個使館的人員去搞試乘試駕,我倒是覺得安排它去參加國外的一些車展可能會更有用。”
江輝知道自己要是什麼方案都不給,鄭海明估計是不會滿意的了。
悍馬剛剛搞一個試乘試駕活動,首都汽車製造廠就緊隨其後的搞一個一樣的活動的話,效果肯定是會大打折扣的。
關鍵是老讓使館的人員參加這種活動,也容易引起一些反作用。
所以江輝是不大支援首都汽車製造廠跟風的。
“去國外參加車展這種事情,之前國內是沒有任何廠家有做過,並且肯定需要耗費外匯,估計想要落實下去,會有很多的問題。”
“並且國外的車展,影響力比較大的都是在發達國家,參加一次活動的費用難搞。”
“我感覺短期內恐怕是沒有希望了。”
鄭海明對出國參加車展這種事情,顯然還是很拎得清的。
一方面,國內的許多人覺得自己生產的汽車在國際上沒有任何的競爭力,跟進口車的技術水平比起來有很大的差距。
這種情況下去國外參加車展,那就是在自取其辱啊。
另外一方面,就是花錢之後感覺不一定會有產出,這種冒險很多人都不會支援。
甚至就是連鄭海明自己都覺得江輝這一次的提案不是那麼的靠譜。
“雖然短期內把把出國參展的事情落實下來是有難度的,但是我覺得遲早會有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