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部裡面組織小江給各個主要的汽車廠的設計人員開了一門《汽車設計》的培訓課程。”
“他自己又還寫了《渴望》這種出來,如今還幫部裡面翻譯了大量的外文資料。”
“這些都證明了小江不僅專業技術水平夠硬,在撰寫書籍報告方面的水平也是響噹噹的。”
“回頭我專門給他打一個電話,讓他整理一下團隊在新款BJ212專案推進上的經驗,看看能不能單獨的出一本管理類的書籍出來。”
秦浩這段時間研究學習了不少國際上的各種先進技術和管理書籍。
他覺得華夏的汽車行業,甚至是整個製造業,其實非常缺少一些符合國情的管理書籍來指導各個工廠進行管理改善工作。
雖然不確定首都汽車製造廠的經驗是不是適合所有的工廠,但是作為一個成功的案例,絕對是值得好好的推廣一下。
“BJ212已經量產,小江那邊最忙碌的時候應該算是過去了。”
“趁著各種事情的熱度都還在,激情也還在,你儘快的安排他把書籍內容整理出來。”
聽了秦浩的話,周建很感興趣。
這事情要是做好了,也算是一機部的一個功勞啊。
很快的,秦浩就給江輝打了個電話。
對於這個安排,江輝自然沒有任何的意見。
“秦局,您放心,《專案管理》這本書的初稿,我最遲在一個月內就提交給您過目。”
瞌睡就遇到枕頭,這種好機會,江輝肯定不會錯過。
反正很多東西其實之前已經有做一些記錄和整理,現在只是重新梳理一下架構,按照出版一本書的邏輯去整理一下。
這種工作,完全可以把侯國明和陳晨星等人拉上,快速的整理出來。
江輝作為主要負責人,將來在學術界的影響力也會慢慢的擴大。
甚至許多高校都有可能把《專案管理》這本書籍作為管理類學科的教材或者主要的課外參考書。
而聽秦浩的意思,一機部那邊將來直接會大量的印刷這本書,下發給各個工廠去學習。
這種不僅可以獲得榮譽,還能掙到實實在在的稿費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啊?
“時間很重要,但是質量也不能放鬆。”
“部裡面對這本書可是有很高的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