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的行政級別比自己高,大家還是同行,這樣子的客人在鄭海明看來,完全就是惡客啊。
奈何一機部這個主管部門要邀請對方過來,他就算是不樂意也不好反駁了。
“讓他們過來感受一下我們的新款BJ212的大規模量產也沒有什麼壞事。”
“指不定以後他們就不敢那麼輕易的看低我們了。”
江輝對這個事情一點都不覺得意外,畢竟一機部肯定也是有一些他們自己的考慮。
首都汽車製造廠只是一機部下屬的一家汽車廠而已。
全國各地,經營的不是很理想的汽車公司,其實還是有不少。
“你說的也對,這個主持人的工作就交給你去負責了。”
鄭海明不缺這麼一個露面的機會。
對他來說,讓新款BJ212順利的下線,快速的擴大影響力,這是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的事情。
……
正當首都汽車製造廠內部全力以赴的為新款BJ212的量產下線儀式做準備的時候,從春城開往首都的一趟列車上面,耿衛東、餘江和王樂等人在一間臥鋪車廂裡面也在討論著這款車。
“去年全國生產了14.9萬輛汽車,我們一汽更是提前15天完成58000輛的年度生產計劃,全年生產汽車58227輛,創造日產量最高,日均產量最好水平。”
“但是我們生產的幾乎都是卡車,紅旗轎車從1965年投產到現在為止,也才累計生產了1000來輛。”
“在如今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下,今後的車輛肯定會更多的轉向民用汽車,轉向轎車等乘用車的生產。”
“這方面,首都汽車製造廠相比我們是有優勢的。”
耿衛東這兩天看了不少首都汽車製造廠以及BJ212相關的資料。
以前,耿衛東覺得只有二汽將來會給一汽帶來威脅。
但是對方剛剛投產沒有幾年,並且因為產品規劃問題,去年只生產了幾千輛卡車,跟一汽之間的差距還有很大。
原本他以為再過幾年,一汽在國內才會迎來一些挑戰。
沒想到局面變化那麼快。
這一次一機部那邊打電話過來請一汽安排人員參加新款BJ212的量產線下儀式,耿衛東略微一思考就準備自己帶隊去參加。
他要好好的參觀考察一下首都汽車製造廠的情況,要搞清楚一汽的對手到底在哪些方面做的是值得自己去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