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車之前我們也參觀過油泥模型,但是客觀地說,實車的情況比油泥模型給人帶來的衝擊要更大。”
“首都汽車製造廠這一次確實像是一匹黑馬一樣冒了出來,新款BJ212的動力、底盤和外觀方面都有非常巨大的突破。”
“不過一次性的實施了那麼多的改變,質量是否能夠控制好,就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餘江自然也是看了昨晚的新聞,知道耿衛東為什麼一大早就找自己。
快速的一思考,他就知道自己還是儘量如實的彙報一下會好一些。
要不然給耿衛東帶來誤判,那就很麻煩了。
“我們一汽是全國第一家汽車廠家,但是這兩年卻是沒有特別拿得出手的產品出來。”
“至少是沒有跟首都汽車製造廠新款BJ212這樣子能夠引起全國轟動的車型出現,這對我們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關於這個問題,你有什麼想法嗎?”
耿衛東這麼一問,餘江的壓力就大了。
他當然也是希望一汽的各款產品都能有非常優異的效能表現,不管是車型外觀還是動力配置,亦或是底盤設計方面都能有讓大家滿意的表現。
但是這種事情不是他就想就能實現的。
他還想著一汽能夠跟通用汽車一樣成為全球性的汽車巨頭呢。
有用嗎?
“耿總,我上一次去參加一機部組織的《汽車設計》的課程的時候,曾經邀請培訓講師江輝來我們廠上班。”
“據我瞭解,首都汽車製造廠的新款BJ212能有那麼大的改變,最主要的功臣就是這個江輝。”
“昨天總師去首都汽車製造廠視察的時候,負責講解的年輕人就是他,在新聞聯播裡頭都出現了不少的鏡頭。”
“如果我們有辦法把他挖過來,那麼肯定對今後的新產品開發有很大的好處。”
餘江對自己的實力,對一汽設計處的實力,都是有非常清晰的認知。
現在讓一汽去設計一款跟新款BJ212那樣能夠引起轟動的產品出來,他是沒有任何的信心的。
但是耿衛東的問題,他也不能不回答。
既然一汽這邊搞不定,那就從外面去找可以搞定的人。
只要能把江輝挖過來,他覺得耿衛東想要的新產品,一定能夠在一汽出現。
“這個江輝看上去很年輕,他在首都汽車製造廠是什麼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