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壓縮終了時能形成擠氣渦流,可產生高壓縮比,因而燃燒速度較快,動力性較好,是20世紀60年代的主流之一。”
“畢竟它的燃燒室面積大,可以防止異常燃燒,但是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熱損失大,油耗高。”
“國外已經慢慢的在乘用車上淘汰這種燃燒室。”
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沒有。
江輝講解的這些東西,程濤和胡水文他們之前都是沒有怎麼了解過的。
甚至一些燃燒的具體原理,他們都沒有了解過。
現在才知道這麼簡單的一個燃燒室,似乎很有講究?
“這一次我們把它改為半球形燃燒室,這種燃燒室的結構可以進一步變得更緊湊。”
“發動機的氣門成橫向V形排列,配氣機構相對來說會變得複雜一些。”
“但由於這種燃燒室散熱面積小,有利於促進燃料的完全燃燒和減少排氣中的有害氣體,對排氣淨化有利,我覺得今後乘用車發動機大部分都會採用這種燃燒室。”
江輝非常肯定的給出了自己的判斷意見。
畢竟這都是後世證明過的東西,大部分的轎車發動機都使用的東西,絕對是有科學道理的。
“當然了,燃燒室也不完全是在缸蓋上面,我們也可以改變一下活塞頂部的結構,畢竟活塞頂部和缸蓋上的燃燒室,共同構成了汽油燃燒的空間。”
緊接著,江輝繼續跟程濤等人介紹了一下自己對於活塞改進的想法。
除了活塞頂部形狀的變化,活塞結構也進行了最佳化。
特別是活塞上的活塞環,江輝是重點強調了一下它的重要性和本次改進的想法。
別看活塞環只是簡單的一個圈圈,好像非常的不起眼。
但是它其實是燃油發動機內部的核心部件,它和汽缸,活塞,汽缸壁等一起完成燃油氣體的密封。
早期的活塞環靠鑄造形成,但隨著技術的進步,鋼製的高功率活塞環誕生。
並且隨著對發動機功能,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各種先進的表面處理應用其中,如熱噴塗,電鍍,鍍鉻,氣體氮化,物理沉積,表面塗層,鋅錳系磷化處理等,使活塞環的功能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