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在整車設計流程方面,華夏跟國際上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
嚴格來說,華夏生產的大部分車輛,都是借鑑了北極熊或者美利堅等一些產品來進行復制開發,或者在人家的產品基礎上稍微改進了一些。
像是後世那樣從早期市場調研開始,一直到各種油泥模型的製作,各個階段的設計評價,最終進行多次樣車試作之後才投入量產的開發過程,是沒有人懂的。
但是江輝懂啊!
前世他可是資深的汽車工程師,參與過各種各樣的車型的開發工作。
幾乎國內主流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他都去現場調研參觀過。
只要是他接觸過的資料和內容,腦中都是記憶猶新。
在這種情況下,BJ212的升級換代,對他來說還真不是什麼大問題。
外觀方面,直接就把後世北汽新一代的BJ212拿出來就可以了。
這款BJ212還有那麼一絲第一代BJ212的味道在裡頭,但是又進行了很大幅度的升級換代,美觀性提升了不知道多少倍。
江輝覺得這個外觀設計方案只要拿出來,就不可能有誰會去否定它。
“我明天把零件的具體設計工作儘可能的安排出去,然後先把外觀草圖給畫出來。”
“廠裡面確定草圖沒有問題之後,我立馬就開始製作油泥模型。”
“這麼一來,在9月份就有希望把大體的外觀給定下來。”
油泥模型這個東西,對於汽車行業之外的人來說,可能有點陌生。
但是要設計一款汽車,正常來說這個環節是絕對沒有辦法跳過去的。
當然了,早期第一代BJ212開發的時候,完全就是東抄西抄的搞出來,油泥模型什麼的,自然是不存在的。
現在江輝這個科班出身的人去負責開發工作的話,油泥模型就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了。
並且到時候模型製作出來之後,可以給大家有更加直觀的一個認識。
見識到了新一代BJ212外觀的衝擊性之後,大家對專案的信心也會更加的充足。
“油泥模型啊?”
“這個東西也就一汽和二汽那邊有個別技術工人會做,首都汽車製造廠這邊應該找不到會的人吧?”
作為汽車專家,朱建生自然是知道油泥模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