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頓飯,吃得賓主盡歡。
回去之後,虞紀中就跟陸熙簽訂了轉租合同,並且承諾在三天之內搬走。
至此,這幢由大面積玻璃和外鋼架構成,擁有1800平米室內面積的獨特建築不再分隔成兩家,成為即將成立的晨菲傳媒有限公司的總部!
“我準備在這塊建造一個室內攝影棚...”
拿到了從管委會那裡複製來的建築結構圖,陸晨將包括陳菲兒工作室在內的重要成員全部召集在了一起,開了一場新公司的籌備碰頭會。
會議的重點,是他對新公司未來的暢想。
陸晨指著投影幕布上顯示的圖紙,意氣風發地說道:“按照國際一流的標準來進行打造,同時組建一支特效製作團隊。”
國際一流+特效製作團隊!
在場的不少人被陸晨丟擲的手筆給震住了。
雖然說陸晨劃定的室內攝影棚面積只有四百平米左右,但是按照國際一流的標準打造,那投資的費用絕對是千萬級的,高階的裝置基本上都要進口,價格十分的昂貴,砸個上億下去都很正常。
特效製作團隊那就更燒錢了,絕大多數的影視製作公司都是將特效外包給專門的公司來製作,而不是自己來養一支團隊。
但陸晨有自己的想法。
這個念頭早在拍攝《倩女幽魂》的時候他就產生了,當時《倩女幽魂》所找的特效公司在香江不算頂尖,不是捨不得花錢,而是頂尖公司的業務早已排滿。
幸好這部電影特效鏡頭不多,儘管如此,依舊牽扯了陸晨的很大精力,而且花的錢一點都不少,最後的效果卻不是特別滿意。
這種受制於人的感覺,讓陸晨很是不爽。
不同於別的影視公司,陸晨擁有一張強大無匹的底牌,那就是源自夢世界的記憶寶庫,是能夠源源不斷產生財富的源泉。
有這張底牌在手,他就不怕自己投拍的電視電影會虧本撲街,完全支付得起自建攝影棚和特效製作團隊的鉅額開支。
陸晨的野心不僅僅只是讓這支團隊為自己服務,更在於能夠帶動國內特效製作的整體水準,不讓觀眾們詬病國內的大片都是“五毛水準”。
他的理想有點大,可是將來同行們看到晨菲傳媒出品的影視劇,憑藉精良的製作在市場上所向披靡,又如何能無動於衷?
儘管新公司還沒有正式成立,陸晨的目光已經看向了未來!
第一更送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