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曉泉的吃驚不是沒有理由的。
香江人很喜歡看電影,根據統計,平均每位香江人每年在電影上的消費超過300元,那就是三四十億的票房規模,還不算在影院的其它消費。
但是這三四十億票房,至少60%被國外的大片給搶走,留給本港電影公司的最多也就是十幾億而已,而參與分享這塊蛋糕的影片數量卻多達兩三百部!
東方好萊塢可不是浪得虛名,很多中小電影公司,往往能用幾個星期的時間拍出一部電影出來,當年最瘋狂的時候有所謂的“七日鮮”,也就是說用七天時間完成一部新電影,簡直是駭人聽聞。
如此高速產出的影片必然是粗製濫造之作,而為了保證實現盈利,這種快餐電影基本上都是三級暴力血腥詭悚等等型別,憑藉低成本和感官刺激的優勢也搶奪了部分市場。
如此一來,經過國外大片和低成本電影的擠壓,本港的大片生存就不容易了,雖然九十年代以來湧現過一批票房過億的大片佳作,但虧損的更多。
比如去年在香江上映的《機動特警》,投資7500萬,加上宣傳費用上億,明星陣容強大,結果上映四周票房還不到5000萬,扣除了給院線的高額分成,投資方虧到吐血。
《畫皮》的投資比《機動特警》還要高,這問題倒不是很大,畢竟是主攻內地市場的,可是在香江居然要砸下1000萬以上的宣傳,那就有點過分了。
《倩女幽魂》的宣傳預算是2000萬,其中香江部分也就300萬,大部分的預算還是要投入到內地的媒體當中。
宣傳其實是個無底洞,多少錢砸進去都不夠,量力而為是必須的。
陳文強說道:“看他們的宣傳架勢,1500萬都打不住。”
電視、報紙、雜誌、公交站臺、流動廣告、多媒體...還有網路,《畫皮》目前已經展開的宣傳攻勢可以說是全面開花,投入的資金必然是驚人的。
這種咄咄逼人的宣傳攻勢,給競爭對手帶來的壓力無疑是巨大的。
要知道趕在新年上映的影片,可不止《畫皮》和《倩女幽魂》,報名參加20個扶持名額的影片數量已經多達近兩百部,其中不少會在同期參與票房競爭,有些影片也已經展開了宣傳。
對於一部電影而言,宣傳是重中之重,市場競爭如此激烈,宣傳不到位那就意味著90%的失敗。
可像《畫皮》這樣燒錢的,也是少數,萬曉泉真的有點搞不懂。
“華冠應該是想透過這部電影來拓展新市場...”
陸晨說道:“砸重金在宣傳上是崔興賢慣用的手段,他去年提出了所謂的北上南下策略,香江相當於橋頭堡,所以花大力氣宣傳新片並不奇怪。”
目前國內的電影票房爭奪也是激烈無比,市場蛋糕固然大,想要分蛋糕的大鱷也多,華冠影業在其中並不算最強壯的。
於是崔興賢有意拓展新興市場,所謂的北上南下就是指進入日韓和東南亞的電影市場,香江無疑屬於戰略要地。
借香江電影扶持政策的東風,只是崔興賢野心計劃的一部分,他的目標很大,如果《畫皮》在香江就遭受挫折,那麼後面如何繼續?
自從知道自己的對手是誰之後,陸晨就讓陸熙透過多渠道來打聽華冠影業的相關內幕訊息,儘量做到知己知彼。
所以相比萬曉泉,他更加清楚崔興賢的意圖所在。
萬曉泉問道:“那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加大宣傳投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