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這樣的話,豈不是神智學協會的人,是無視了這些聖人的個人努力,否決了人類能夠達成的思想高度嗎?”
這話一出,頓時令報告廳內所有專家眼前一亮。
直切主題!!!
這個問題也著實令觀眾們好奇。
更為好奇的還屬當事人,老子與莊子二老。
“啥,有我啥事?”
“哈哈哈,有意思,看看小江怎麼回答才能回應小汪這苛刻的問題。”
他們二老不否認創作出這些世界名書,是透過自身的努力與突然的靈光乍現。
在外俗稱開悟!
是的,這二位大佬自然是有學識的開悟之人。
有了足夠的學識,開悟之後才能領略世界,宇宙的真相。
而那些沒有足夠學識的開悟之人,頂多是對生死無畏,一切隨心所欲,隨欲而為;不會被世間渾濁的洪流所染。
像古代的大詩人,便是在這個層面上屬於學識不夠的開悟之人。
像莊子教授憑藉老子李耳《道德經》的第二章——寫下了《齊物論》。
《齊物論》指的是萬物都是渾然一體,並且在不斷向其對立面轉化,因而沒有區別;類似鄒衍的《陰陽五行論》
老子和莊子對視片刻,老子忽然咧嘴一笑“按照小江說的阿卡西記錄的話,那麼我開悟的程度要高於你老莊啊,哈哈哈哈!”
莊子抵著下顎沉思“我的《齊物論》確實是借鑑了你的《道德經》。”
“不過想來好像也是,我們都好像是在夢中無意間瞥見了一個場景,一個動態場景,然後大夢初醒過後,恍然間明悟了一個道理,我不知道那【道理】是我自己想出來的,還是有什麼東西給我的。”
恍然間,莊子瞪大了雙眼。
“對啊,開悟好像就是在迷迷糊糊之中;發呆之際;睡夢之中;冥想之中;從未有過現實中清醒的開悟;大多數普通人在不同行業中的開悟都是有一個契機;大多數人好像都是在【發呆】中開悟的。”
“就像你一輩子在鑽研【道】是什麼,窮盡一輩子最終悟出了一個字一。”
“你鑽研了一輩子,終於悟道,道其實就是【一】,【一】就是【萬物起源】。”
“把【一】比作【阿卡西記錄】,那麼是的,你是對的。”
“國外那群神智學協會所認為的【阿卡西記錄】就是【一】,你是對的,他們也都是對的。”
“是的,老李,你開悟程度確實要比我更高!”
聽到這話,李耳教授有些愕然,他原意是調侃老夥計,沒想到老夥計當真了,且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
他不是故意打擊老莊的,於是李耳教授無言地輕輕拍了拍莊周教授,默契地沒有繼續說下去。
聞言,江哲疲倦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爽朗的笑容,笑著指了指汪林,“你這個問題很刁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