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話落,現場全部領導皆是露出了驚奇的面容,愈發期待起來。
汪林越不解釋,他們也就越好奇!
.......
演播臺上。
江哲面露沉思,接下來的實驗有些難做,且現場道具不充足。
他在想一篇小故事,能讓更多人理解並且接受他要講述的實驗結論。
【量子延遲選擇實驗!】
他記得這個延遲選擇的實驗核心結論是,微觀世界內的現在的選擇可以改變過去。
很快,他微微一笑,心中有了一個故事。
“在講接下來的實驗之前,我這裡有一篇小故事,或許各位不妨聆聽聆聽。”
此話一出,現場,乃至觀眾們都聚精會神了起來。
“假設:一位封建王朝的皇帝在某月初一,派一名太監給兩江總督大人傳旨。”
“公公從京都到金陵有兩條路線。”
“公公出發時可能走A路線,也有可能走B路線;這兩條路線都通往總督府的城門口前的兩條道。”
“溫馨提示: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當無人觀測這位公公的時候,我們就假設路上也沒人,路上的公公也不會碰到來自任何人的觀測。”
“理論上來說——你不觀測這位公公時,公公可能走的是A路線也可能是B路線;若把公公比作量子,此刻無人觀測的公公就處於【量子疊加態】,他可能走A,也可能走B,公公正處於【不確定狀態】。”
“而破除【量子疊加態】的方式是:【觀測】——聽、看、聞、摸等行為,都是一種【觀測】。”
“接下來,希望大家這個心念去聽我接下來的例子故事。”
聽到此處,現場的面試者們紛紛點頭表示認可,畢竟他們都先一步比他人知道江哲在講【量子延遲選擇實驗】。
“他有點水平,能把量子力學的經典的幾個實驗糅合在一起,講成通俗易懂,也是本領。”
“這就是【薛定諤的貓】,直到盒子被開啟的一瞬間才知道貓究竟是生是死!”
“這也跟硬幣一樣,把硬幣丟擲去,然後閉上眼睛;當硬幣落地後,硬幣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直到睜開眼,才會確定這硬幣是正是反甚至是小機率的硬幣站立。”
“...”
越來越多觀眾沉浸在江哲的講述之中。
江哲的話語繼續從臺上傳來。
“好了,在知曉量子疊加態與觀測或不觀測的概念下,我們繼續迴歸主題!”
“公公他選擇哪一條路線去金陵全靠他出門那一刻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