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錦衣夜行> 第887章 群情洶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87章 群情洶洶 (1 / 2)

(.) 因為夏潯策劃的事對大明至關重要,而東瀛政局隨時都可能發生變化,兩地路途遙遠,通訊又不方便,容不得有所拖延,所以得到皇帝密旨的相關衙門全力以赴,在最短的時間內籌措了足夠的資金,交予夏潯物色的那幾名“海商”。【百度搜尋八戒中文網.會員登入無彈窗廣告】與此同時,在俞士吉打擊之下剛剛有些蕭條的東海商貿也禁令解除,為夏潯這邊的行動開啟了方便之門。

在此期間,啞失貼木兒身死詔獄的事情,在京裡也引起了一片動盪。

啞失帖木兒被捕進錦衣衛當天就死了,錦衣衛呈報給皇上的奏章說他是畏罪自殺,忤作驗屍的結果證明說他是嚼舌自盡。與此同時,錦衣衛還把從啞失帖木兒家中搜到的一些證物呈了上去,內容包括收受饋贈的厚禮、往來的書信,以及幾個可做人證的下人。

至於這些證供證物和證人是真的還是假的,是屈打成招還是果有此事,那就無從甄別了,整個案子自始至終是由錦衣衛一手操辦的,旁人根本插不上手,又如何質疑呢?

看著那些與韃靼來往的書信、禮物和證人證詞,朱棣只能責備紀綱看管人犯不嚴,致其自盡身亡,卻也不能予以過多的譴責,一個堂堂的二品大員,就這麼莫名其妙地死掉了。

啞失貼木兒現在與漢王朱高煦走動極近,他的死令漢王大發雷霆,人們都把這件事看成太子與漢王之爭的一場風波。事實上也是如此,不管紀綱整死啞失貼木兒是否是挾私報復,因為兩人在官場上的立場問題。必然會被視為更高層次鬥爭的外延。

因此,太子派的官員只能保持沉默,他們不可能攻訐紀綱,對紀綱的任何刁難,都只能被文武百官視為對漢王朱高煦的示弱。許多人都把眼睛盯住了漢王,紀綱跋扈,漢王同樣是個囂張的主兒。他能忍得下這口惡氣麼?

可是叫人大出意外的事,漢王朱高煦折了一員大將,居然真的就忍了這口惡氣,他只是大發了一通脾氣,此事就不了了之了。訊息傳來,太子派自然聲望大熾,如此一來,紀綱所為等於是為太子立威。更加的不可能對他予以苛責,而紀綱個人的聲望更是水漲船高。

沒過多久,有關紀綱和啞失貼木兒街頭爭道、惡語相向的事情就被有心人傳揚開來,紀綱的聲望如日中天,他再走在街上,不要說與他平級的人都要避道閃讓,就算比他級別更高的許多勳戚功臣。//百度搜尋八戒中文網.看最新章節//都要和顏悅色。主動招呼。短短几天功夫,因為彈指間就弄死了一個朝廷二品大員,而自己居然毫無發傷,紀綱就成了金陵城裡炙手可熱的大人物。

這段時間,夏潯一直忙著日本方面的事,由於兩地相距太遠,每通訊一次都需要飄揚過海,如果事事向朝廷請示,那就什麼事都辦不成了。所以夏潯每日進宮。就日本政局可能的發展方向,做出種種推測,徵詢皇帝應予的態度和相應的政策,再把這些政策整理出來,匯總後傳達到日本。

其實朱棣的基本政策和夏潯的意見是一致的:分而治之。夏潯籌劃的這麼細,是想了解針對各種具體情形,朝廷可以予以幫助和支援的程度。從而叫在日本那邊的人心中有數。同時,他還要透過自己的人,勸導足利義滿就立嗣一事求助於大明。

援助後龜山法皇的第一筆資金已經運走了,後續的援助未必是現款,還有武器和糧草。糧草好辦,武器就不能是大明官方制式的武器了。因此只能從民間作坊採買。明朝允許民間習武和鑄造武器,因此採買並不成問題,只不過民間武器不包括甲冑、大槍這種戰陣上常用的兵器。

好在日本武士的主要兵器是刀,竹槍一類的東西他們可以就地取材,因此所採買的鞭鐧錘抓、斧鉞鉤叉,乃至虎牙刀、大環刀、柳葉刀、雲頭刀、雙手單刀等五花八門,只要能用來做戰殺敵,都一股腦兒裝了船,悄悄運往日本南朝固有勢力範圍的港灣藏匿起來,只待後龜山法皇出走,一豎反幟,便可取用。

夏潯忙完這一切的那一天,正好是三場九天、馬拉松似的科考結束的日子,金陵城中一片沸騰,經過九天煎熬,好似脫了一層皮似的舉子們一俟離開考場,就徹底地放鬆下來。

不管是自覺考的不錯的,還是自覺沒有發揮出十成實力的,此時都盡情歡樂,青樓買醉、紅袖相招,舒緩自己緊張的情緒,補償自己多日來吃不好、睡不好的辛苦。秦淮河上,比往日繁華了三倍,到處都是呼朋喚友、徹夜狂歡的趕考舉子。

外地趕考舉子很少有臨考才從家鄉赴京的,為了能在京中再好好溫習一下功課,同時避免倉促間誤了考期,很多考生提前一兩個月甚至半年就到了京城,這麼長的時間一直住在客棧裡的話他們大部分人是消費不起的,所以都租住在長幹裡大報恩寺一側的棚戶區。

等待發榜的這段日子,棚戶區裡每天都是醉醺醺出入的考生,摟著流鶯粉頭逍遙快活的,隨地大小便的,把個骯髒不堪的棚戶區弄得更是臭氣熏天。可是不管考生們怎麼瘋狂、怎麼發洩,貢院街是他們每天必去的地方,雖然明知還沒到發榜的日子,也要到那裡走一走心裡才踏實。

另外,那種地方總有一些所謂的訊息靈通人士,傳播各種似是而非的小道訊息,且不論他們所言是真是假,聽著一驚一乍的,起碼能讓他們忐忑不安的心情放鬆一些。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更多的人、包括許多學子,認識了那位據說家裡有人在禮部作官的考生家屬。

這人姓麥,叫麥維影,以前常出現在這兒。是因為自家有人正在科考,心中牽掛,難免要就近等候訊息。現在如考試已經結束,他家裡有人在禮部做官,訊息靈通的很,科考結束後,沒必要整天留連在貢院街了。不過據說麥夫子的家就在貢院街附近。所以時而能夠看見他提著一隻鳥籠,優哉遊哉地到這兒散步。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