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年輕人折騰到黎明時分才結束,整個大年初一的早上都在床上補瞌睡。他倆起床的時候已經中午了,張建雄和韓愛華在做著晚上見面的準備,廚房裡給他們留著做好的湯圓,煮好就可以直接吃。
按照雲山的風俗,大年初一的第一頓是要吃湯圓的,象徵著一家人團團圓圓。韓愛華特別重視這個傳統,一大早就起來和麵做湯圓。為了適應白芷萱的口味,她還特點多搞了幾種餡料,味道非常可口。
看著張家夫婦非常重視晚上的見面,準備了一身很正式的服裝,白芷萱笑道:“叔叔,阿姨,你們不用這麼正式,隨便一點就好。別看我爸是個老闆,其實以前也是在工地扛活的,大老粗一個,不講究這些。”
韓愛華搖搖頭,笑道:“今天是大年初一,也是你倆的好日子,我們不能太隨便。雖然現在不講究禮節了,但該有的態度還是要有的。”
吃完飯後還有一個下午的時間,張勇勝和白芷萱沒有待在家裡,而是回到了一中的老房子。他們安排了大年初二去給杜志誠拜年,張勇勝答應杜志誠的禮物還沒準備好,得抓緊時間弄一下。
白芷萱的爺爺晚年總結了自己一生的教育經驗,留下了不少書稿和筆記。張勇勝答應把這些交給杜志誠的,但書稿有些混亂,需要整理一番。這段時間他和白芷萱都在輪流弄,還有一些沒完成。
兩人一回屋就換了衣服分頭開始弄,這些書稿很多,用各種不同的本子寫的,幾乎沒有目錄和順序。他們需要把書稿分類歸納,然後作出索引和目錄,其工作量不小,已經弄了好一陣了。
白芷萱對書稿更熟悉一些,爺爺去世的時候她很孤獨,靠這些書稿緩解寂寞的心情,有了比較好的基礎。張勇勝就差多了,他本身文化課就不如白芷萱,而這裡寫書稿又比較專業,只能趕鴨子上架。
將一大摞筆記本疊在一起,用繩子打成一捆,將其放進準備好的紙箱裡,白芷萱的額頭微微的出了汗。這些書稿不少,重量也不輕,對於她來說並不容易。她專門找了箇舊的電視機箱子裝起來,方便交給杜志誠。
張勇勝笑著道:“體力勞動你就讓我幹吧,你看你累得都出汗了。”
白芷萱搖搖頭,笑道:“不用,其實這些書也不算重,活動活動挺好的。這點強度比培訓班鍛鍊差遠了,回來這幾個月我都沒咋系統鍛鍊,人都長胖了。過了年得加練一下,否則校考可能會有麻煩。”
“校考是什麼時候?直接去學校考試麼?”張勇勝問道。
白芷萱點點頭道:“是的,我聯絡了幾個江源的大學,到時候直接去就行。他們都安排在三月下旬,過了年還有點時間準備。”
張勇勝嘆息道:“如果你在江源讀大學,我就得在這裡選一所大學報志願,不然就沒法照顧你了。就是不知道江源的大學收分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