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吞噬眾生願力鮮血的土地,又能維持多久。”
隨著話語落下,玉宸身後佛像反轉,背面向前,正面向後,佛光對著苦海,漆黑對著淨土。
剎那間,苦海在佛光之下,蒸騰出一縷縷蒼黑色的不祥氣息,那些氣息之中攜帶著一種至死不休,永生永世,冥頑不悟,千古不化的刻骨怨毒之意。
其意志之堅定,意念之決絕,給人一種便是萬千佛陀一起下凡,也無從開解的奇妙感覺。
前身為一方完整的天地,因為孕育諸多佛門大德,匯聚萬千願力,自然形成了神器雛形,在最後一位大德榮升淨土之前,後匯聚多方天地佛門修士意念,以及眾生願力,硬生生賦予這方實質天地,一定佛國淨土的特性。
自此,此方佛土便擁有了吸納眾生罪業,點播眾生智慧,賦予其佛門法意,引導其修行圓滿的異能。
而所有前來修行的佛門修士,又會以自身功德,以及佛門願力淨化罪業,形成迴圈。
此刻,玉宸站在佛土前方,看著淨土大門兩邊滿是高達百丈,分十二層的寶閣,樓閣四面懸掛金鐘、玉鈴,不時妙音陣陣,清泉叮咚,如同涓涓溪水輕緩流淌,滌盪四方汙濁。地面呈現一片琉璃之色,其上蓮花朵朵,託著一枚枚舍利,如同寶盞,大放光明,映照佛土不染絲毫黑暗。
無數僧尼端坐佛土之中敲打木魚,頌唸佛經,檀香從香爐之中緩緩流出,嫋嫋白煙環繞四方虛空。
“好一方莊嚴佛土,只是內裡卻是汙穢不堪啊!”
玉宸的聲音在佛土內外悠悠迴盪,內裡僧眾聞言紛紛色變,可他們還未開口,玉宸一步跨入,磅礴佛門法力從他身上噴湧而出,金色佛光以及漆黑的罪業,好似陰陽兩儀在其身後旋轉,萬千罪業,萬千願力,又像是天河星子,環繞四周,最終化為一尊巨大的佛像,遙遙懸於半空。
這佛像分前後兩面,背靠著背,前者凝聚慈悲為懷,凝聚普度眾生之念,後者則是漆黑一片,蘊含無邊怨氣,無窮恨意。
這背面的佛像尚未顯露,其氣息便是讓小半佛土光華暗淡,蓮花開始枯萎,舍利光華暗淡,精美的樓閣、金鐘、佛像也是紛紛蒙上一層厚重的塵埃,不見絲毫神異。
在佛土門前修行的諸多僧眾面色微變,紛紛懷疑其起身修行的佛法是否正確。
就好像這佛土的前半段,一下子從正法時代步入末法時代一般。
“南無地藏菩薩!”一聲佛號響起,一枚枚鐫刻蠅頭小字的佛珠從佛土深處飛出,仿若盛開的蓮花一般,在空中綻放出一層層金色的佛光,層層疊疊,共計一百零八顆佛珠形成一個巨大的結界,其上有無數梵文時隱時現,抵擋著無形的侵蝕。
同一時間,四周牆壁,山壁之上,各種浮雕圖案光華大放,佛陀講經、八部眾護持,菩薩普度、金剛明王環繞,羅漢酣睡、比丘圍繞誦經。
各個栩栩如生,流轉萬千佛光,構建出一方虛幻景象。
其上是莊嚴肅穆、凜然不可侵犯,由裡到外,充斥憐憫慈悲、祥和安寧氣息的功德樂土。
其下則是罪孽匯聚,漆黑一片,無處不充斥苦難的恆古苦海。
“以佛門之術,匯聚佛土內萬千修士的功德,勾勒恆常樂土,又以人生百態,借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這人世八苦,演繹苦海沉淪。藉此將我善惡之相分離嗎?倒是有些意思。”玉宸抬起頭,看著上方淨土嗤笑。
“只是吞噬眾生願力鮮血的土地,又能維持多久。”
隨著話語落下,玉宸身後佛像反轉,背面向前,正面向後,佛光對著苦海,漆黑對著淨土。
剎那間,苦海在佛光之下,蒸騰出一縷縷蒼黑色的不祥氣息,那些氣息之中攜帶著一種至死不休,永生永世,冥頑不悟,千古不化的刻骨怨毒之意。
其意志之堅定,意念之決絕,給人一種便是萬千佛陀一起下凡,也無從開解的奇妙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