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實卻不斷的告訴我們,好人未必有好報,壞人也不一定會有壞的結局。世界更接近於灰色,我們應該學會包容,接受那些本該是壞的東西。
也是在當時,玉宸確立了自身的道心。
他第一次深刻明白了長生、逍遙、度人之間的概念。
此刻,玉宸目光轉動,又看向其他景象。
他看到,有那青年,身穿迷彩,全陣以待,頂著夾雜著黃沙的滔天洪水,手牽手,肩並肩,道道人牆立,試同天公斗。
有那少年,不過十四五歲,卻於為難之中,挺身而出,地動之間,不懼生死,稚嫩雙手挖開亂石,血手救人。
有那道人,守著孤山破觀,等著那不會再歸來的故人。
有那和尚,摒棄世俗偏見,大開寺門,救度百數滿身血水的婦人。
如此種種,於人族千百萬年的傳承而言,連滄海一粟都稱不上,可每一點卻璀璨奪目,讓人移不開眼睛。
‘若是原來!閼伯施展薪火傳承的時候,攜帶此等意境,我恐怕也難以輕易化解吧。’對於這些人,這是事,玉宸看到了,也會覺得震撼,也會覺得欣喜,也樂意在無形之中,予以幫助。
‘於人族而言,度人不正是將後者擴大,減少前者嗎?’
玉宸目光再次轉動,這一次他的目光不在停留在人族之上,而是轉入天地萬靈之中,乃至於天地本身,以及諸天萬界。
天地本身,自有其秩序,眾生也有其歸宿。
比起駁雜的人心,後天萬靈的情緒就顯得平和許多,或者說是極端許多,看起來,反倒是顯得有些乏味。
而比起後天萬靈,天地本身的變化更是單調。
或許以個體觀摩斗轉星移,滄海桑田之變遷,萬類繁衍,物競天擇之演化,會讓人感覺到無與倫比的震撼。
但這其中種種,甚少出現大的變故,從天地宇宙的生滅演化,到草木枯榮的一世一秋,一切的一起,都有著其規律。
極少數的變化,也是因為後天萬靈的進化,或者人族的擴張發展。
‘因此,度人於天地而言,就是讓後天生靈向善,而非作惡,同天地共同發展,而非單純的掠奪天地資源。’
玉宸四周光輝越轉越快,四十八色一點點混同起來,化作上清道炁的模樣,承載其度人執念。
“他這是在幹什麼?”慈航道人看著玉宸的變化,眼中說不出的震撼,望著那一道新生的上清道炁,慈航道人覺得自己看到了許多東西,並且有一種感同身受的感覺。
這種感覺,並不是說一般凡人表現出的那種“未經人苦,卻勸人善”,近乎於高高在上的道德指導。
而是一種神道玄妙,此類神通慈航道人也會一些。
但大多數時候,慈航道人只是以潮音法,去感知苦難,前去解救,而不是真的去感同身受。
畢竟人心情感源自於太上道祖,真的不管不顧去感知無窮無盡後天生靈的七情六慾,便是慈航道人這等凝聚本命道炁,昇華五次以上的道境修士,也無法承受,遲早會在源源不斷的靈情牽引之下,一點點扭曲自我。
可現在,玉宸在幹什麼,他正在不斷接收以此刻群仙為根本,大半東海氣數,以及部分中土氣數演化出的種種未來,一切眾生的情感。
那駁雜的心念,化作萬千色彩,融入上清道炁之中,使其一點點變得駁雜,漸漸從純粹化作汙濁,從聖潔化作漆黑。
唯獨剩下內裡一點靈光,未嘗不便。
廣成道人眯了眯眼睛,輕聲道:“看來,我們都小看了玉宸道人啊,他現在是在積累自身的勢,擴張自己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