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凡人的靈性,因為靈覺不夠,只會因為大量資訊的灌輸,而出現頭暈目眩,或者是精神恍惚的問題。當然,一些特殊的種族,或者天地,也會出現大腦爆炸,甚至身體變異的情況。”
說到這裡,通天微微皺眉,看向玉宸,有些為難道:“我怎麼覺得你參悟的不是無,而是無序的混沌啊。”
“你覺得什麼是無?”
面對玉宸的反問,通天笑道:“無便是無,還能是什麼?”
“那你覺得我們是什麼?”
通天聞言正想要回答,而後迅速反應過來,看向玉宸,微微皺眉,臉色嚴肅道:“我們是有。”
“沒錯。我們是有,同無對立。那麼你覺得,當無當中,出現有的時候,又是一種什麼狀態?”
玉宸說到這裡,眼睛微微發亮,似乎發現了什麼非常重要的東西。
“你知道嗎?我剛才只是根據《紀元五劫經》和斡旋造化之理,演化無。並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但就是這樣的演化,卻造成了你剛才看到的景象。通天,你覺得這是為什麼?”
“你是有,天地也是有,商丘也是有,按道理是不可能演化出無的。哪怕真的演化出了無,你的有也會自然而然的在無之中擴散。但你又在演化無,所以有在擴散的過程中,又會隨著無的生成而消失,如此反覆。”
通天也是明白人,甚至他也明白為什麼自己和玉宸關於無的資訊無法共享,而是隻能透過類似於交流的方式,來交換理念。
其中,通天也是明白,自己和玉宸的交流,其實也是錯誤的。
真正的無,應該是無法被記載,無法被觀察,甚至無法被理解的東西。
因為無就是無,什麼也沒有,念頭一起,便是有,形容一出,也是有。
通天懷疑,自己接收到的記憶當中,那麼多亂七八糟,甚至能夠將人逼瘋的混亂記憶,是因為玉宸演化出的無本身處在一種錯誤,或者說混亂的狀態。
簡而言之,無這個概念,是一個位格非常高,但也非常沒用的東西。幾乎沒有人去研究它,或者說想要研究,也無從下手。
但玉宸不一樣,他傳承的兩部仙道至高典籍之中,對於無這個特殊的概念,都有一定的涉及,雖然少之又少,卻也能夠讓玉宸有一個探索的方向。
《紀元五劫經》中,唯有代表一切之始,開天闢地時刻的《龍漢劫經》中,有涉及到混沌初生的狀態,方便了玉宸返照無的狀態。
而代表萬物迴歸混沌的《延康混沌無劫經》末尾,稍微提及到無這一概念,方便他從有向無轉化。
最後一百零八種傳承真意之中,天罡三十六道之首,斡旋造化內有蘊含無中生有之妙,讓玉宸能夠分別何為有無。
最最重要的是,通天當初和媧皇見面的那一次。
媧皇演化出諸多未來和變化,本質上就是無中生有的一種運用。
當初通天直面觀摩的時候,或許沒有什麼太大的感悟,只是覺得自家造化之道有了明顯的進步。但同通天同靈性,同道果的玉宸,卻是藉此大大完善了對於造化之道的修行,並且徹底消化了斡旋造化這一門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