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土的概念,對於夏朝君主而言,類似於神祇的神國,
卻被人干涉了內裡的降水和日照。
無不表明五帝失和,天帝插手。
這麼換算下來,相繇也算得上是得到天帝的加持。
‘不過,中土的降水只能夠減少,無法增加。從某種角度來講,也算得上是最適合誅殺相繇的時間點。’
‘按照當初華光的推測,中土的降水被定在了一個值上,從中土外調取水源還好,只是會讓中土其他地方的降水減少,確保每年降水量在這個值內。可一旦從中土內部攝取水源,在這水氣離開中土內部迴圈的一剎那,整個中土降水的數值最高點就會下降,直接導致降水量進一步減少。具體表現是一些降水的地方,降水量的減少,或者是一些乾旱的地方水汽蒸發速度提升。’
‘若是真的讓中土陷入長久的乾旱之中,相繇的力量也必然陷入底端,加上這些年的消磨,倒也不是沒有機會將其徹底誅殺。畢竟,乾旱的未來,算得上是天帝的命令,那麼受到波及的相繇,也算得上是被天帝責罰。’
‘在神道之中,這樣的情況,等同於相繇具有的不死性,被天帝擁有的更高位權柄壓制,難以發揮全部的功效。而這個時候,也是有人在誘導相繇將自身的力量分散出去。作為被誘導的物件,相繇也沒有選擇的權利,他若是不趁著自己力量增長的階段,掙脫束縛,那麼在大澇漸漸消退,乾旱大面積擴散之後,他便只能任人魚肉了。’
在這一瞬間,玉宸想了許多。
五方上帝失和,到底是真是假?若是真的,是誰和誰產生了根本性的衝突?若是假的,他們又為什麼這麼做?
其次,人族之中是否有人同天帝合作?
相繇算得上是洪澇的具現化,若是有人為了安穩,向洪澇發起祭祀,從某種角度而言,也是針對相繇的祭祀。
若是人族內部有人藉此生事,未必不能夠強化相繇的力量。
而相繇的強大,則會帶動中土洪澇的災情,相繇若是出來,更是對中土,或者說是夏王朝的一次極大衝擊。
一個不好,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的夏王朝,很有可能會因此走向末路。
最重要的是,類似的存在,在中土之中並不在少數。
他們大多是在人族興起的過程中,被誅殺或者封印,若是真的有人打算藉助他們的力量,針對夏王朝。
又不知道有多少類似的存在,會從死亡,或者封印之中重新走出來。
玉宸慢慢的低下頭,在心中暗暗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