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嗜血神醫> 第二卷 第二百二十五章 拿孔老當槍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 第二百二十五章 拿孔老當槍使 (1 / 2)

“嗐,我一個老頭子說話可能也不好聽,良言逆耳,小夥子你要是不願意聽也別不高興。”

“哪能呢,老先生請說。”

老先生左右看了看,見送他們來這裡的那個警衛還在門外,便小聲和杜林說道:

“你也是中醫,我說這話你也能聽懂,這位丁老先生,勞傷過度,熱毒蘊結,痰溼凝滯,邪風入腦,腦巖(中醫的‘癌’寫做‘巖’)已經非常嚴重,基本上已經算是病入膏肓了,甭管是中醫還是西醫,就算是華佗在世,仲景重生,也最多是延他三天壽元,想讓他多活半個月?不可能!

所以你也就甭費勁了,你進去比劃兩下,出來就說看不準,含糊兩句,然後就趕緊回去吧,我們這些老傢伙們不在乎什麼,你還年輕,要愛惜自己的羽毛。”

聽到這話,杜林不由得對這位老先生,由衷的產生了一種敬意。這是一位真正懂得提攜晚輩,傳道授業的好中醫。

比剛才會議室裡那些道貌岸然、爭名逐利,把自己的面子看得比什麼都重要的人強得多。

杜林恭敬的問這位老先生,“學生名叫杜林,敢問老先生尊姓大名?”

“別那麼客氣,啥尊姓?啥大名?我就是個鄉野村醫,我姓孔,叫孔維年,你叫我老孔就可以。”

杜林突然想起一個人。

“孔老,敢問孔伯華先生是您的……”

這位孔老神色一正,“正是先祖名諱。”

杜林大驚,“原來您是孔神醫的後人,失敬,失敬。”

杜林連忙一躬到地。

這位孔維年老先生的爺爺孔伯華,在民國時期,與蕭龍友、施今墨、汪逢春並稱為“京城四大名醫”。

1935年,國民政府頒佈中醫條例,要對所有中醫進行考核。當時正是這四位名醫作為主考官,負責命題與閱卷,可見這四人在當時中醫學界的影響力與權威性。

特別是孔伯華與川中名醫陳蘊生共同創立了北平國醫學院,培養了數百名中醫人才,對華夏傳統醫學的發展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新華夏成立後,他又提議設立中醫學院,將畢生積累的經典中醫案例,全部重新整理後,捐獻給國家,可謂是國醫典範(布丁的爺爺年輕時在醫學院進修班學習,曾有幸與孔伯華老先生有過一面之緣)。

沒想到眼前這位不起眼的白鬍子老頭竟然是孔伯華先生的孫子!

“孔老可否在此稍等晚輩片刻,我進去一會兒馬上就出來,咱們一起回會議室。”杜林想和這位孔老爺子多聊幾句。

見孔維年老先生點頭,杜林馬上進入準備室,用最快的速度換好無菌服。

進入ICU病房之後,杜林先是用手摸了一下丁老的四肢,檢查浮腫的情況(因為有腎病),又看了看丁老的內眼瞼和舌苔,最後才號了脈。

站在觀察室裡的孔維年老先生看著杜林無可挑剔的診病過程,很欣慰地點了點頭,自言自語道,

“後生可畏啊,年紀不大竟有如此老道的診斷手法,此子今後必成大器!”

杜林號脈的時間也很長,到不是他號不準,而是怕窗外的孔老先生不高興,人家孔老還號了三分鐘,你一個小年輕,三十秒就鬆手是幾個意思?你比孔老能耐大是吧?

檢查完畢後,杜林脫了無菌服來到外間屋,在剛才那個警衛的帶領下,和孔維年老先生一起往會議室走去。

“小杜,你對這位丁老先生的病,有什麼看法?”孔維年老爺子有心想考教一下杜林。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