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下水村,村子裡的王秀才辦的私塾中,王秀才正在教學生們背誦論語。
然而在這時。
“立民兄?”忽然在教室門外聽到有人喊自己。
王秀才,大名叫王立民,這時候看向門外,見是下水村的梁氏一族的族長梁銘卿在叫自己。
這下水村,大多半都是梁姓族人,自己這個王姓之人,不過就幾戶而已。
於是王秀才不得不鄭重對待梁銘卿。
於是他忙對教室內的學生們道:“先生有些事要處理,你們自己複習背誦剛才教你們的。”
匆匆吩咐完,他當即走出了門口,然後在外面先是朝著梁銘卿一拱手,臉上帶著笑,說道:“銘卿公,何事勞您駕到?”
“哎~,不敢當、不敢當。”梁銘卿也拱手還禮,旋即指著身側站著的梁平安,對王立民道:“這是我的族孫,今天特來帶他來向立民先生拜師的。”
在梁銘卿的身後,還站著兩人,這二人看起來很侷促,他們便是梁鐵生、韓秀娘夫婦二人。
兒子拜師讀書,他們自然要跟過來看看,雖然束脩不用他們操心,但畢竟自己兒子從今兒開始讀書了,他們也得過來跟先生見一面。
而這時梁平安也乖巧對王立民一躬身,說道:“學生梁平安,見過先生。”
那王立民卻是看著梁平安哈哈一笑,旋即道:“我認得你,前些日子,一直在這窗外戀戀不捨、留連不去的那個小童,可不就是你嗎?”
梁平安忙赧然道:“學生慚愧,彼時實在家境貧寒,無以供應我讀書,所以才……”
梁平安話沒說完,那王立民便驚詫道:“咦?我觀你尚未進過學,可是言語吐詞都文雅準確,這、這真是稀奇事!”
梁銘卿這時在旁邊哈哈笑說道:“這正是我梁家之麒麟兒也!”
說著,梁銘卿當下便將梁平安的那兩首詩的事道給了王立民,並言這些都是小平安在他王立民的私塾外聽課,便可出來的成就。
言下之意,是他王立民也有一半功勞。
而王立民一聽梁銘卿的話,下意識就覺得這是假的,但是梁銘卿又怎麼會拿這事來哄騙他呢?
他有什麼好哄騙的?
於是王立民也半信半疑的信下了。
這時,梁銘卿從懷裡摸出三兩銀子來,交予王立民,說道:“這些算是半年的束脩了。”
王立民一見梁銘卿一下掏出三兩銀子,登即眉開眼笑,這三兩銀子在這古代的購買力還是很客觀的。
三兩銀子,一般人家三個月不知道能不能掙到的。
當下王立民收下了那三兩銀子的束脩,然後直接當著梁銘卿他們的面,收下了梁平安這個弟子。
梁鐵生和韓秀娘一直都沒吭聲,一則是他們大字不識一個,看他們讀書人說話,他們插不上嘴,二來,這束脩是梁銘卿出的,他們做父母沒出一文錢的束脩錢,他們感到羞愧、顏上無光,畢竟那是他們的兒子要進學。
但這個時候見先生收下了梁平安,他們的兒子,這時候夫婦二人覺得應該站出來了。
於是梁鐵生便對王立民說道:“平安是我的兒子,以後就拜託先生了。”
說完,直接就要朝著王立民下跪,而韓秀娘也是同樣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