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農門鉅子> 第45章 用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5章 用刑 (1 / 3)

何為“稟筆公公”?

說到“稟筆”,就要說到司禮監。

這司禮監又為何?

司禮監,可以說就相當於外朝的內閣。

司禮監是屬於皇宮中的產物。

其實要論根上說,內閣也是皇宮中的產物。內閣在初時,只是類似於皇帝的顧問的這麼個機構。

但是周朝的太宗朝初期,始設內閣,那時內閣只是如今內閣的雛形。

在太宗朝的後期,才將內閣懸於六部都察院等之上,設內閣首輔、次輔等大員;實際相當於宰相、副相。

而太宗之後的景帝,卻是個不甚勤政的皇帝。

於是釋出旨意,讓內閣本就有是“藍批”(即在臣子上奏朝廷的奏摺上,閣臣只能藍批),

而本該皇帝“硃批”(最終對奏摺的批示權)的權利,景帝就交給心腹的宦官,於是為此還成立了專門的機構,這便是司禮監。

——說起來,跟明朝的歷史很相像。

當然了,所謂讓心腹的宦官做“硃批”,之後還是要皇帝親自來稽核的。

但有的皇帝比較懶,就不看,讓直接發往內閣了,於是這奏摺生成了大周帝國的法律效應了。

再說這司禮監,這司禮監的一把手,是被稱作為“司禮監掌印太監”,又稱內相;還有個二把手,便是叫做“司禮監稟筆太監”,又稱內副相、或者就直接稱作“副相”。

這“掌印太監”與“稟筆太監”都是可以“硃批”的存在。

不過,一般都是輪值在司禮監當差。

也即,今天若輪到掌印太監今天休息,那麼今天稟筆太監就需要值勤,反過來也一樣。就是這樣個工作制度。

當然凡事都要分大小,“掌印太監”屬於大周朝兩京一十三省的,可以說太監中權利最大的,宦官中的極致了;

那王公公口中稱的“老祖宗”,也就是稱呼這“掌印太監”。

雖然王公公是“稟筆太監”,太監中二把手,但按照宮中的一些潛規則,掌印太監和稟筆太監並不是一代的,一般是這樣的,掌印太監,屬於稟筆太監的乾爹。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