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匆匆,轉眼到了來年的二月份。
這中間的幾個月,梁平安製造出來了肥皂和香皂。
一聽名字,便知這第一款是適用於平民百姓家的,而香皂主要販售給達官顯貴家裡。
而且經過這幾個月的發酵,這產品賣的都不錯。
不光是在本縣賣的好,連附近的府縣都有不少的商家來進貨,可謂已成爆款。
古代,起碼是在這大周朝,從來就沒有什麼肥皂、香皂,至多就是個胰子。
而且這“胰子”還非常的昂貴,多是有錢的人才會買得起,而且用起來也沒有梁平安推出來的肥皂香皂好用。
這二月份,便是縣試的日子。
縣試,科舉考試的第一關。
這對於梁平安來說,可謂是翻身第一仗。
雖說他現在不缺錢了。
但是古代階級分明,士、農、工、商,這一個階級到另一個階級,可謂是天差地別,這樣形容不為過的,想要從一個階級跳到另一個階級,一個辦法是捷徑,考科舉。
所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一個小商人子弟,他想要跨越階級阻礙,那用功讀書考科舉,如是成功,那便一躍而成為了士農工商裡的“士”了,可謂魚躍龍門。
然而考科舉,就那麼簡單嗎?
非也!
讀過范進中舉的都知道,考科舉之難。有的人考了一輩子,還是個童生,根本沒進入“士”這個統治階級。
想成為“士人”,那大機率你得達到“舉人”的級別,舉人在平民百姓裡,都是要叫做“舉人老爺”的!
光舉人的在官面上的福利,就是不用納稅,不用服徭役,等等,還有許多的特權。
這足以讓一個剛考上舉人的貧寒讀書人,能立馬過上小康生活,以後自然更是成為地主階級,就更富貴了。
言歸正傳!
卻說這一天,一大早,在王立民的書塾大門口,一共有四輛馬車,這四輛馬車,馬車邊上站著四個少年人。
其中看起來一不過十一二的少年,生的唇紅齒白,氣質予人鋒銳之感。
而看其樣貌身材,甚至可以斷定其長大成熟後,便十有八九會是一個容貌俊美的後生。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其年,已經十一週歲的梁平安了,按虛歲來說,已十二了。
在他的左手邊,是一個有些胖胖的少年,看起來十四五歲的模樣,他正是梁平駿。
在梁平安的右手處還有兩個少年,也都是十四五歲的樣子。
梁平駿還有那兩個少年,都是互助會的成員,此番,包括梁平安,他們四人就是聯名具保的。
這所謂聯名具保,這是大周朝此時對參加科舉考試縣試、府試等的一種防止舞弊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