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章獻明肅皇太后> 第024章:施救(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24章:施救(2) (2 / 2)

劉敏不得不承認宋太祖這個黃袍加身行伍出身的皇帝的偉大。

宋太祖趙匡胤生於一個沒落世家,早年曆盡生活的坎坷十分了解社會最底層人民的疾苦;他決心以自己的努力來改善這個社會。

後來終於“黃袍加身”成了大宋的開國皇帝,但他富貴後不忘本色照樣簡樸律己;日常生活很樸素,衣服、飲食都很簡單。

其衣服也只有登殿上朝時的赭服是用綾錦做的,其他大多是絹布;有的和一般小官吏的布質是一樣的,而且總是洗了再穿,穿了再洗很少換新的;這在歷代帝王中是十分難得的。

趙匡胤的內宮是歷朝歷代最簡樸的,宦官只有五十餘名;宮女也只有二百多名。

即便如此,趙匡胤仍認為太多了,還遣散自願出宮的五十餘人。

然而,對自己和親屬極其節儉的趙匡胤在維護國家利益特別是維護安定方面卻出手大方。

久經沙場的他看多了刀兵相見、民不聊生的場景,登基後他凡事力爭避免流血,反對用武力解決問題。

趙匡胤認為軍士及百姓的生命才是最寶貴的,錢財能夠解決的,他絕不動用武力;在這方面,趙匡胤又是史上最慷慨的皇帝之一。

為了國內安定,他力行文治主義;抑制了武將勢力的膨脹。

面對邊界強敵威脅,他並沒有勞民傷財地不斷去打仗;而是拼命積累國家財富以錢買地盤,從而避免雙方交兵。

趙匡胤曾想用“備價取贖”的手段,向契丹買回燕雲十六州。

為了社稷的穩定,宋太祖也是很慷慨的。如杯酒釋兵權時,他便是以錢財來交換軍團將領的兵權的。

“多積金銀,厚自娛樂。使子孫無貧乏爾”趙匡胤對往日的同僚如此講。

“擇便好田宅市之,為子孫立永久不可動之業。”趙匡胤對將領如此說。

這是他對執掌兵權者承諾的條件,最終使那些兵權在握的將帥們解甲歸田,安分守己地度過餘生。

這比其他朝代為求安邦而大肆殺戮開國功臣的做法,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安邦治國,自然離不開能幹的臣子;為了爭取大臣的忠心以鞏固皇權,宋太祖賞賜的錢財也相當驚人。

如侍中範質生病時宋太祖親賜金器兩百兩、銀器千兩、絹兩千匹、錢兩百萬。

開國元勳趙普有病,趙匡胤又賜銀器五千兩、絹五千匹。

唐末以來連續多年的軍閥割據與民族大分裂,造成了社會的無比混亂;所有政治環境、經濟條件幾乎都是最惡劣的。

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局面的大宋王朝,卻在短短的十幾年間建立了相當穩定的政權;這不能不歸功於趙匡胤這位大宋王朝開創者的大公無私及其獨特的治國方略。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與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之一,儒學復興,社會上瀰漫尊師重教之風氣;科技發展亦突飛猛進,政治也較開明廉潔,終宋一代沒有嚴重的宦官亂政和地方割據;兵變、民亂次數與規模在中國歷史上也相對較少……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