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尚,你才能出眾,不知如何看現在的大商?”子受說道。
在招賢館的舉薦中,袁洪三妖是奇能異士,有道法在身,乃是大將之才。
特別是袁洪,並不僅僅只是實力強大,在統兵作戰這一塊,也是一把好手。
但對於姜尚,舉薦的理由卻並不是精通道法,而是姜尚本身的才能。
無論是治國安邦的才能,還是兵法韜略,都讓招賢館中的大臣讚歎不已。
對於這一點,他自然沒什麼懷疑,興周八百載的姜尚,本就應該有這種能力。
但這也是關鍵,是興周八百載,並不是興商八百載!
姜尚畢竟出身闡教,是元始天尊的親傳弟子,他的立場如何,其實早已經註定。
現在這就是一次試探,姜尚對如今大商的看法,很可能會反應出一些事情。
“啟稟大王,如今的大商雖有些諸侯叛亂,但這些只是疥癬之患,大商實則穩如泰山!
不過,大商看似繁榮昌盛,卻也有隱憂,若是不能重視,未來只怕會有大患!”姜尚說道。
在下山的時候,他師父元始天尊曾說他雖無緣仙道,卻能享人間之福,是應劫之人。
他師父與他說了封神之時,言說成湯氣數已盡,周室將興,他註定要匡扶明主,代天封神。
在他下山之後,原本就準備前來朝歌城,準備近距離觀察下如今的大商。
但一路走來,所見所聞卻與他原本的認知大相徑庭,心中的疑惑也變得越來越多。
恰逢招賢館設立,紂王誠招天下群賢,他左思右想之後,還是走進了招賢館。
展現出才能,不過是為了得紂王召見,好近距離觀察下這位大商的王。
“哦?寡人倒是很想知道,什麼是隱憂,什麼是大患!”子受說道。
姜尚能看出諸侯叛亂只是疥癬之患,根本無法動搖大商的根本,這自然不算什麼。
若是這點本事都沒有,就不是能代天封神,興周八百載的天命之人。
讓他有些好奇的是,姜尚居然主動說出了大商的隱憂與大患,這是為什麼?
“大商的隱憂並不在於諸侯,而是在於神靈,敬天法祖才是長治久安之道!”姜尚說道。
對於眼前這位紂王,他下山之後一路走來,已經有了不少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