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聽朱元璋哈哈一笑,道:“周掌門果然快人快語,不過你剛收犬子為徒,難道就要殺我嗎?”
周芷若道:“難道你以為我不敢麼?”隨後對陸子初道:“陸公子,你讓你日月神教的十大長老,左右使者出來吧,且看本座今日能否殺了朱元璋!”
陸子初聽後,心中左右為難,讓他殺周芷若,他寧可自己死也決計不會去做。但朱元璋的命令自己又不得不從,當真是好生為難。只得道:“我……!”
卻聽阿羽突然奔到周芷若面前,拉著周芷若的手,哭道:“師傅,你是我師傅,千萬不要殺我爹爹!”
周芷若見阿羽哭的傷心欲絕,心中頓時軟了,只能柔聲道:“羽兒不哭!”隨後道:“朱元璋,你不會要拿一個孩子來當擋箭牌吧?”
卻見那朱元璋道:“你以為元章怕死嗎?元章如果怕死,今日就不會出現在周掌門面前,而且日月神教的眾位高手,目前離此很遠,如果元章貪生怕死,又怎麼只會帶這麼幾個人來?”
周芷若心知朱元璋所言不虛,便道:“你以為這樣我就會放過你?上次在光明頂讓你跑了,這次讓你插翅也難飛!”
朱元璋淡淡的道:“好,周掌門要殺我,可以!”他頓了頓,又道:“只是不知周掌門為何要殺元章?如肯明示,在下死而無憾!”
周芷若道:“明知故問,你先與陳友諒勾結,讓張定邊殺了渡劫神僧,又散佈謠言,說明教要殲滅各派,……”
她話未說完,卻被朱元璋打斷,道:“周掌門此言差矣,渡劫神僧乃是少林高僧,元章對他只有敬重,豈敢謀害?是陳友諒想偷學少林絕技,因此讓張定邊去殺了渡劫,順便嫁禍武當!”
周芷若道:“陳友諒嫁禍武當,與他又有何好處?還不是你暗中授意?”
朱元璋道:“周掌門,你還年輕,不懂陳友諒張士誠這些梟雄的內心。他們這些人,表面上口口聲聲驅除韃子,復我山河。其實骨子裡都是自私自利之人,他們所在乎的不是百姓,而是在乎自己地盤有多大,錢糧有多少!”
周芷若不知他要說什麼,便道:“好,那你且說來,如有一字不合我意,本座立刻讓你身首異處!”
朱元璋神情莊重,拱手道:“尊周掌門法旨,周掌門,明教與武當同氣連枝,且勢力龐大,等將來滅了韃子後,那明教就是陳友諒的頭號大敵。他只有先下手為強,讓少林與武當反目,明教肯定會相助武當。少林就會帶領各派與武當明教相抗,那樣就會兩敗俱傷!如此,明教就算不滅亡,也是元氣大傷,汝陽王再與明教決戰,明教焉能不滅?”
周芷若道:“你說的有理,可是,明教滅亡,陳友諒不是等於自斷臂膀,難道,就憑他的勢力,自信能夠驅除韃子?”
朱元璋道:“明教滅亡後,天下就只一個陳友諒在抗元,那麼天下所有抗元志士就都只能投靠陳友諒,他自然勢力大增,有天下所有漢人相助,他又怎麼會怕滅不了韃子呢?”
周芷若暗想朱元璋說的確實合情合理,略一思索,又道:“好,殺渡劫一事,就算與你無關。但你為何要將明軍好不容易在中原打下的根據地讓與汝陽王?”
朱元璋忙道:“冤枉,天大的冤枉,汝陽王這個人雄才偉略,元章幾次在他手裡吃虧!中原的失地確實是明軍收復的,但也確實是汝陽王又給攻佔的。因為當時,楊左使為了鞏固南方,且那時候張士誠還沒死,也盤踞在江南。楊左使怕張士誠覬覦江南之地,於是把大量兵力調入江南,留在北方的軍隊甚少,元章縱有呂望之才,也不可能守得住,可憐死了那許多兄弟!”說完,他居然放生大哭,哭的當真是傷心欲絕!
周芷若聽後,便道:“別裝腔作勢了,收起你的眼淚!”
那朱元璋聽後,果然抹乾眼淚,立時不哭,道:“周掌門還有何見教?”
周芷若厲聲道:“你設立幽靈宮,誘人前去,圖財害命,如此的傷天害理,就憑這條,本座今天也要你的命!”
朱元璋眼珠子一轉,嘆了一聲,道:“哎,周掌門,你又誤會了!元章設立幽靈宮,那是因為幽靈宮是個金礦,我只不過命人開礦,取做軍資而已,老百姓為什麼要加入義軍?他們中一半人大字不識一個,他們知道什麼民族大義?還不是為了吃一口飽飯,才當兵的麼。周掌門也曾參與長江之戰,對軍士們也有所瞭解,我們明教的軍隊,哪一個人的餉銀不是元章發的?”
周芷若冷笑一聲,道:“難道光明頂沒有給軍隊發軍餉,需要你開金礦?”
朱元璋道:“至於光明頂的軍餉大部分發給教內所謂的正規軍五行旗去了,教外的弟兄他們根本顧不上,要不是元章取出金礦,一直給軍隊發錢糧,軍隊們早就不幹了!”
周芷若在長江之戰時曾經查驗過關於糧餉問題,糧餉確實乃朱元璋所發,便道:“你開採金礦既然是為了明教,那為何又要誘人前去,圖財害命?”
朱元璋忙道:“元章並沒有圖財害命,周掌門也去過幽靈宮,在下斗膽問一句,在那裡面的人生活與外界相比,哪邊好?”
周芷若“哼”了一聲,並不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