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419.突圍 (2 / 2)

宋憲言道:“羅康,非是我二人蓄意為難於你,只是老君已經下了死命令,今日從混沌之境走出來的無論是人獸還是仙鬼,一律格殺勿論,否則以謀反論處。

蓬萊島大小仙鬼不下兩萬眾,就憑你們幾個人是無論如何都逃不掉,我勸你還是束手就擒,免得妄遭痛苦!”

言罷,二話不說,直接揮刀向羅康劈了過來。

羅康見魏、宋二將招招奔著自己的要害而來,便知他們方才所言非虛,太上老君確實是下了死命。

可是自己畢竟和他們的不同,傷人不是自己的目的,一番躲躲閃閃後,羅康等人便被如潮水一

般的陷陣營鬼兵衝散了。

張道陵只有一魄在身,功法修為也就相當於十殿掌事陰差的水平,雖然要比陷陣營的鬼兵厲害一些,但畢竟三拳難敵四手,很快便落入了下風。

情急之下,他隨手甩出幾道鎮妖符定住了突前的鬼兵,而後殺開一條血路徑直向紫芝崖的方向飛奔而去,不想卻被都市王黃中庸攔住了去路。

“黃王,我是張道陵,老君受我三天正法,授命天師,我的真身此刻正在青城山閉關修行,你不會不認識我吧?”

黃中庸抱拳笑道:“大名鼎鼎的張天師,小王怎會不識?尊神高作《老子想爾注》將代表道家哲學思想的《道德經》詮釋成道教玄學,可謂是標新立異,就連我的妻兄都對你讚賞有加,希望有緣可以拜會天師呢。”

“敢問黃王的妻兄是?”

“不值一提,北宋道州周敦頤。”

“哦!原來是《太極圖說》的作者,失敬失敬。”

周敦頤,字茂叔,世稱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學思想的開山鼻祖,曾寫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樣的名句,在陰陽五行、易經八卦方面更是有其獨到的見解,張道陵自然聽說過他的名字。

“道家之所以興盛至今,離不開如周公這般有識之士的繼承和發揚,黃王和周公若要和我談經論道,待我回到青城山後,便出關攜重禮登門拜訪如何?”

黃中庸說:“非是我要為難天師,只是老君已經頒下嚴令,我不得不將你攔下。

誡為淵,道猶水,人猶魚。魚失淵去水則死,人不行誡守道,道去則死。

尊神高作之中不也在教導我們要恪守誡規嗎?

既然行道須有誡,就請天師恕小王冒犯之罪了!”

言罷,黃中庸從腰間掏出一隻毛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張道陵的額頭上急速寫下一個幽藍色的“死”字,筆尖回鋒,張道陵瞬間煙消雲散,化為一縷塵埃隨風西去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