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383.無字碑文 (2 / 2)

少時他開口言道:“梁山三座山峰,鼎足而立,北側最高的山峰之內便是乾陵,南側兩峰間是墓室甬道,以條石鐵汁封堵,每塊磚石之上都有袁天罡、李淳風師徒親自手書的散魂咒,凡敢於侵擾武后亡魂的魑魅魍魎見之必亡,所以從這裡進入墓室是行不通的。”

“其他的地方呢?有何機關?”崔鈺問。

“墓室四方分別雕刻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聖獸圖騰用於驅鬼,鬼魂見之也難前進半步。”

“既然如此,可有像秦陵那樣的逃生通道或者是排風口嗎?”崔鈺又問。

雷聲說:“李、袁二人謹慎,並沒有在墓室設定千斤閘和長明燈,所以乾陵並沒有這樣的通道。”

“那乾陵豈不是鐵板一塊,無從潛入了嗎?”

“那倒不是!”雷聲指著無字碑上方的角落說:“你們看這裡!”

眾人聞言看去,只見乾陵構造圖之外,隱隱有兩道刻痕直指西南,像是代表著一條通路,一端連線乾陵墓室,另一端延伸到石碑的邊框,不知何往。

“這是什麼意思?”崔鈺再次發問。

雷聲回答:“武則天稱帝之後勵精圖治,大唐百業興旺,其功績絲毫不遜色於開元、貞觀,但是當時的世人始終對她這樣一位女子稱帝耿耿於懷,即使在宗室朝堂之上,反對武曌的勢力也是咄咄逼人,這種情況在其稱帝的十五年從未有所改觀。

基於此種情況,武則天安排自己後事時便格外謹慎,不止設計和選址交給了李淳風、袁天罡兩位術士,更是在自己的陵園內設定了大片的陪葬陵,李唐宗室、功臣猛將、異族藩王等等皆在其列,就是為了最大程度化解世間對她的敵意,以求靈魂可以安息。

但如此還是遠遠不夠的,為了萬無一失,她晚年有意還政於李唐,只是張易之、張宗昌兄弟受寵專權,才導致神龍政變的發生。

不過後來的唐中宗李顯倒是仁厚,依舊將武曌安葬在乾陵之中。

只不過不是以周武皇帝的身份,而是以高宗皇后的身份,隨李治合葬於乾陵的。”

崔鈺聞言道:“你是說無字碑上的這條線,是通往唐高宗李治陵寢的通路嗎?”

“沒錯!”雷聲言到:“古人皆認為乾陵是高宗和武后的合葬墓,但是據我推測,高宗羸弱,死後恐怕不會被武曌放入主墓之內,他的陵寢很有可能被偽裝成了乾陵的陪葬坑,而李顯為了不讓這樣的醜聞公之於眾,不能大興土木移冢,只能另挖一條通道使李治墓與主墓相連,以此來附和‘合葬’的說法。”

聽了雷聲的話,崔鈺頻頻點頭說:“很有可能,只是乾陵的陪葬坑就有百餘,難道我們要一一進行查詢嗎?”

崔鈺話音未落,天際之中突然傳來一個女人的聲音:“我李唐宗室陵寢,豈容爾等造次!?”

《十殿閻羅之八陣圖》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新書海閣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新書海閣!

喜歡十殿閻羅之八陣圖請大家收藏:(十殿閻羅之八陣圖新書海閣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