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大帝乘著畢方鳥正飛得盡興,突然前方狂風驟起,卷集了烏雲一片,從中一道閃電凌空劈下,正中這一仙一鳥。
“這雷電有些來頭啊!”真武護著畢方勉強平穩落地,抬起焦黑的臉看著烏雲言道。
這時,這片雲陡然變形,化為一位老者落到地面上,他身穿灰色長衫,手持浮塵,一雙鳳眼似看非看對著真武大帝所在的方向,臉上掛著頗有意味的笑容。
真武看著這個仙風鶴骨的人言道:“我一直以為紫陽真人只是藥理專家,想不到這呼風喚雨的道法也造詣頗深啊!
我有要事要去十殿,並無閒暇和真人戲耍,倘若還是因為擂鼓臺供果的事情令真人心中不悅,我大可以令武當弟子也將真人的塑像供於明堂,你我共享人間香火。”
紫陽笑道:“真武大帝言之差矣,我紫陽就算再不濟,也不會因為一些貢品斤斤計較的。”
“那你擋我意欲何為?”真武問道。
紫陽真人從懷中掏出一本書,將封面亮於真武面前道:“因為它。”
真武大帝定睛一瞧,只見書上赫然寫著三個大字:臨安志。
“《臨安志》是南宋度宗鹹淳時﹐臨安知府潛說友所撰,這本書怎麼了?與我何干?”
紫陽言道:“潛友說一生剛正不阿,政績卓越,在元軍侵宋,賈似道專權誤國之際,身為臨安知府的他仍然將這座城市治理得井井有條,但卻不幸被小人所殺。
我感其忠義,便將平生所制的兩枚九轉金丹其中之一放於其墓中,以求可以儘早消除其怨氣,早日超脫。”
“此事仙界盡人皆知,但與我有何干系?”真武大帝問曰。
紫陽繼續說:“潛友說生而為人,死不瞑目,雖然有九轉金丹助力,直到明朝朱棣當政之時怨念才消散了十之八九。
可是在永樂年間,朱棣大興土木為武當山築廟建宇,其所供奉的真武大帝更是受四方百姓的敬仰,大大小小的真武神殿如雨後春筍一般興建於中華大地,其中便包括擂鼓臺的那一座。
我將其燒燬,實則是為了解放被真武殿壓在下面的潛友說的魂魄。”
“啊?!”真武大帝驚愕道:“潛友說的魂魄怎會在那裡?”
“自然是我將其安放在那裡的,明朝以前,擂鼓臺的正中本是我的紫陽宮,是那些愚民私自修改,才讓你的真武殿代替了紫陽宮的位置,同時也用香火堵塞了潛友說排遣怨氣的通道。”
真武大帝嘆道:“原來是這樣!只是這些我並不知情,你又何苦為難於我呢?”
紫陽聞言哈哈大笑,而後將《臨安志》開啟,指著其中一段並不算工整的字跡言道:“真武大帝,你仔細看看這些!”言罷,使出御物之術,令書卷飄到真武大帝手中。
真武借過書,仔細看著紫陽所指的內容,其原文如下:
鹹淳十二年冬,天狗吞日,晝如子夜,正午時分,臨安玉皇山南適逢惡事,耳順老叟懷揣利刃,跪于山南,竟自剖腹亡於沃野之中。
宋慈之孫宋玉定驗觀之,老叟面赤而體溫,脈弱卻平順,分外驚愕,少時老者竟出囈語:吾乃西方昊天羅漢,俗家名喚曲靈兒,奉靈山如來佛祖之命前往凌霄寶殿求見玉皇大帝,以求佛道兩家聯手,以救南宋危亡。
不想那南天門守將真武跋扈,藐視我佛家,竟一掌將我打下凡間,修為盡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