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我陝西西安重陽萬壽宮的師兄弟,明天就是正一派張道陵天師的祭辰,我們全真弟子也來湊湊熱鬧,來來,我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就是張之龍前輩的愛徒羅康。”譚衡熱情的為師兄弟們引薦著。
聽到譚衡的話,這些全真弟子先是一怔,而後一齊抱拳言到:“師叔好!”
“不不,譚大哥你又記錯了,我是張之龍前輩的徒孫,論資排輩咱們是一樣的!”羅康更加尷尬了。
聽了羅康的話,那些全真弟子的表情才稍顯釋然,紛紛上前介紹著自己,儘管素未謀面,但是同門之誼的紐帶,很快讓羅康融入了這個團體。
正在他們嬉笑攀談之際,幾十號身穿藏藍色道袍的人,怒氣衝衝的走了過來。
“喂喂!全真派的,要說話到路邊去說,別擋著路!”
羅康聞聲,看見他們中一位年輕的道士正手持浮塵指指點點,急忙拉住要上前理論的譚衡。
“少聰,出家人當寧心靜氣,全真派亦是我武當同門,有火氣不要亂髮!”這些人之中,一位年紀稍長的人這樣說著。
這時,全真弟子中一個人走上前去,躬身揖手言到:“晚輩全真龍門派程珩義,見過師尊,敢問您老人家尊號”
這個武當中年人禮貌性的回了禮,而後開口言到:“不敢言尊,貧道武當張錫維。”
程珩義一驚,急忙再施一禮道:“原來是錫維師叔,久仰大名,無緣得見,今日有幸相見,卻無意衝撞了師叔,請恕我等冒犯之罪!”
羅康聞言有些納悶,輕聲問譚衡道:“程大哥怎麼知道那個人輩分比他大呢?”
譚衡解釋道:“道教正一派、全真派、武當派的入世弟子,根據師承關係會以字排輩,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就像德雲社中,郭德綱的‘德’要高於岳雲鵬的‘雲’字輩,而‘雲’字輩又要高於閻鶴祥、孟鶴堂他們的‘鶴’字輩一樣。
如今在世的三派傳人,由長至幼是這樣的,正一派:之、煥、滕;全真派:之、仲、珩;武當派:之、錫、少。”
羅康又問:“為什麼老一輩都是一樣的字,而後輩們各有不同呢?”
譚衡解釋道:“解放以前,三派的傳承關係基本比較穩定,後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一段時期幾乎無人入道,所以三派後來定的字就有所不同了。”
羅康聽完感覺自己漲了好多知識,他感嘆道:“原來我應該叫羅珩康啊!”
譚衡捂嘴笑道:“沒錯!”
羅康笑著,突然想到了什麼,他用奇怪的眼光看著譚衡說:“不對啊!那你為什麼沒有字呢?!”
還在找"十殿閻羅之八陣圖"免費?
百度直接搜尋: "易" 很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