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吃菊花魚生的禹喬暫時放下了玉箸,多看了荀灌幾眼。
荀灌表情真摯,語氣誠懇,至少禹喬沒有在她身上看到惡意。
這就是一個家學淵博、勤學好問的女孩子。
但在劇情裡,按照歷史軌跡將會成為皇后的她與痴迷謝晦的女主季清悠存在天然對立關係。
荀灌成了劇情裡的惡毒女配。
好奇成為了險惡用心。
存疑成為了抵賴、不服輸。
一個故事都是跟著主角的視角發展,感主角之所感,但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卻能發現不同。
禹喬又執起了玉箸,看向了裝著菊花魚生的青花瓷圓盤,圓盤旁邊是裝著菊花豆腐的秘色瓷蓮花碗。
這個世界有些奇怪啊。
季清悠自然不能為荀灌解惑。
畢竟,她先前剛借了陶淵明的詩。
她不可能憑空變出個“陶淵明”來。
但季清悠畢竟本文女主,身邊也有了擁護者。
有些話,她不可以說,但她的擁護者卻可以說。
“荀小姐為何這般咄咄逼人呢?雖說荀氏是世家大族,藏書頗多,見識廣。但這天下的能者何其多,不是每一個隱士,都只有荀氏知道。”
那人說話刻薄:“畢竟你荀家先前遭過劫難,路上逃亡,帶著藏書也不方便吧,總是會有些遺漏。”
荀灌的臉色變得有些蒼白:“鍾小姐,還請您慎言。”
懿和公主也厲聲斥責那位說錯話的鐘家小姐。
鍾家小姐自然是不服氣的,但看著懿和公主為荀灌出頭,也悻悻地閉上了嘴。
季清悠這才出來解釋:“荀小姐,有所不知。我那句詩指代的是一位居於山林的隱士。我現在在一破舊書攤上看到了他的一本自制詩集。看過之後,覺得此人非常有才華,他所寫的詠菊詩更是一絕,便認為自他之後,無人寫出這麼好的詩篇。只可惜,那本詩集不知道被我扔哪了,再也沒找到了。”
荀灌自然能察覺到季清悠這段話中的漏洞,但見席上大多數人都隱隱有了捧季清悠的趨勢,便沒有繼續說下去,只是沉默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