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幻彩虛晃一下身子,差點跌倒。
葉芸兒趕忙上前攙扶住她,“幻彩妹妹,你沒事吧?”
張幻彩扶額,淚珠如同珠簾一般嘩嘩地滴落下來,哽咽聲中帶著絲沙啞,“姐姐,你要相信我,我同伍公子兩個人清清白白的,他只是說他喜歡我……姐姐,我不想嫁給別人……”
說到最後,她唯有跌坐在椅子上痛哭而已。
葉芸兒不知該怎樣安撫她,唯有輕輕拍打著她,陪伴著她而已。
她深知張夫人的性子,從來是說一不二,不容得旁人置喙的。尤其是她這個女兒的意志,在她眼裡不過形同狗屁而已。
哭到最後,張幻彩大概是哭累了,表示要回去房裡休息。
葉芸兒要攙扶她回去,張幻彩搖了搖手,“不用了,勞煩姐姐白來一次。這月餅也用不著做了,等我嫁去蒙家,想來也甚少能夠見到姐姐了。姐姐還是請回吧?”
一名丫鬟走過來,攙扶著張幻彩踏出了前廳門檻。
望著張幻彩失魂落魄的背影在自己的面前消失不見,葉芸兒咬了咬唇,一顆心微微疼了疼。
她開始後悔起帶張幻彩出去見識那大千世界,讓她遇見了真正情投意合的人。
若沒有起初,哪裡又有後來的這些個愛恨情仇?
想來張幻彩未來的一生裡,都會對此情抱有遺憾。
等她回去的時候,天不亮就駕乘馬車去送月餅等吃食的冷侍衛仍舊沒有回來。
畢竟江城地界在千里之外,他若來回還得兩三天的時間。
葉芸兒只希望慕奕寒能夠親口品嚐到她親手做的美味。
葉芸兒最近多了個任務,便是作為狄總督委派的農業專家,親自下鄉去為百姓們講解如何種植豆類,還有番茄等許多作物的法子。
她甚至將如何自制豆腐的方法傾囊相授,使許多人明白瞭如何利用豆類製品賺錢,開始在民間興起了豆類製品的製作和販賣。
葉芸兒不是不想利用豆類製品在這裡賺個盆缽滿缽,可她更希望人人都吃得起這類吃食,以便填飽肚子。
後者比賺錢更重要,若是隻顧著賺錢而忽略了賑災救濟百姓的使命,她的良心會不安的。
且她現下最關注的還是水晶首飾的生意,畢竟這生意要比豆製品的生意更加來錢,也更加能夠救百姓們於水火之中,繼而協助狄總督振興本地的經濟。
狄總督見葉芸兒一心惠民,傾囊相授,只以為這是慕奕寒指派她如此做的,打心眼裡更加欣賞慕奕寒的為人。
消除了匪患,又獲得救助和種植指導的民間也對慕奕寒供奉有加,甚至打算過一兩個月,湊出錢來特地給他立一個功德碑,再在旁邊立個祠堂,以便讓後人世世代代都記住他的大公無私,廉潔正直的精神。
至於縣誌州志中,更得添上他的名姓才成。
而這些對於慕奕寒的讚譽之詞,正是葉芸兒想要見到的。
只要能協助慕奕寒功成名就,留名青史,讓她做什麼她都心甘情願。
中秋節是一年一度的團圓大節,古往今來的人都十分重視。
這邊的習俗更有豎花燈、放花燈等,可謂別開生面,有趣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