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天道留名,所說的原來是這個意思。
葉寒原本一直不清楚系統之中所說的“天道留名”究竟是何意,現在當他遨遊在這片浮游之海的時候,他終於明白了。
一方宗門,無論是鎮壓世間的一方聖地,還是山野之中傳承暗淡的二流小派,他們都是一方天地人力的匯聚,代表了一方氣運,鎮壓一方天地。
他們就如同在葉寒那個世界裡面的山神、土地,在神靈法域之中肆意地綻放著神道的威嚴,駕馭著一方天地之力,戍守著一方安康。
可是既然想要駕馭一方天地,自然便要獲得一方天地的承認。而這個所謂的承認,在宗門道統之中便是宗門氣運的聚化。
凝練宗門氣運,融入天道之海,在那冥冥之中的天地法則之下,留下屬於玄天道宗的一席之地,這就是宗門開闢之時所謂的天道留名。
葉寒所化身而成的氣運金龍,在這一刻彷彿成為了天地的中心,金色的光輝似乎化作了無形的漣漪,在這片奇異的空間之中盪漾開來。
葉寒的靈魂也在這一刻進入了一種玄之又玄的境界,他的靈魂感知好似融入了這片天地之中,就彷彿是將視野拔高,“看”到了那無盡遙遠的虛空之外。
這片蜉蝣之海比他想象中的更加廣闊,他剛剛用神念所感知到的那片範圍,對於這整片海洋來說,也僅僅只是滄海一粟。
葉寒的神念此時似乎融入了天地之間,冥冥之中就彷彿半睡半醒一樣,在這玄妙的狀態之下,他似乎看到了另外絲毫不遜色於雪龍聖山的氣運法相。
另外一座高聳的山峰,彷彿坐落在天地的中心,卻又彷彿連綿不斷的山嶺。其上四季如春,繁茂的枝葉覆蓋了山嶺的每一個角落,巨山並不巍峨,但卻給人一種萬山之祖,群山來朝的感覺,分外神異。
除此之外,最後一座古山坐落在遙遠的西方,這座山的山勢並不高大,也沒有那種唯我獨尊的氣勢,更沒有像雪龍聖山那樣鎮封虛空的極寒之氣。
可在這座山上,冥冥之中卻彷彿有著千百位神靈坐鎮,千百道朦朧的氣息若隱若現。當籠罩著這座古山的雲海散去之時,葉寒才“看”到,這座古山之上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佛像。
千百尊佛像分佈在山巒的各個角落,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則是金剛怒目。為首一尊更是高達近百丈,彷彿是他支撐起了這整座山峰,有的卻彷彿芥子般大小,莫說以肉眼辨識,即使葉寒以神念掃過,都未能將之認出。
整座古山之上籠罩著濃郁的煙霧,卻並非凡俗之中的煙塵,而是一種凝而不散,卻彷彿化入了整座古山之中的氣息,從中還隱隱泛出一股檀香之氣。
葉寒的神念從中輕輕地掃過,冥冥之中感覺神念彷彿壯大了一絲,雖然那一絲增長微不足道,葉寒都懷疑是幻覺一般。
可是那靈魂之中傳來的暖洋洋的感覺,還是讓他認出了這煙霧的來歷。
那是香火願力,是一種神道的力量,雖然和玉神宗的神力並不相同,但卻都是煉神的力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玉神宗的神力,應當是一種神魔之力,用於凝練神體,故而上古之時的玉神宗走的是肉身成神的道路。
而這座通體籠罩著香火之氣的萬佛古山,走的卻是以信仰煉神魂,捨棄肉身,靈魂化神的道路,故而一些禪門高僧才會將肉身視作“一具臭皮囊”。
葉寒的靈魂在半睡半醒之間掃過這兩座威嚴的古山,他似乎下意識地便將它們認了出來。
那座彷彿萬山之祖的山嶺之中,一座通體如碧玉一般的百丈仙宮便坐落於其中,似乎剛好位於大地祖脈的源頭,另一方生靈俯首,萬山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