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4 (1 / 2)

劉明善搖搖頭,說道:“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在東海極東之地,有一個島國仴國。這個仴國是蠻夷小邦,絲、絲綿、綿綢、錦繡、精瓷、棉布、漆器、鐵鍋、鐵針、水銀、甘草、川芎等等樣樣皆無,百姓所需都要從我大康採買。

仴國雖然物產不豐,偏生盛產金銀,銀子極賤。千年以來,仴人浮海而西,以白銀購買我華族出產,沿海商民獲利頗豐,有因與仴人海貿而鉅富者。

神武皇帝開國,以農戰為立國之本,不喜賈人奸猾。又擔心仴人強盛,勾結華族叛逆成為我大康之患,所以強行禁絕海貿,將沿海島民一律遷入內地,通番舶者一律處以嚴刑。

仴國頓時物價騰貴。湖絲1石5、6百兩,絲綿1石2百兩,紅線1斤70兩,川芎1石60兩,大鐵鍋1口1兩。1枚鐵針要7分銀,鐵比銀貴了,這就是入孃的民不聊生。如此一來,自然就會有窮兇極惡之徒,冒死泛舟來我大康貿易。”

劉關笑道:“那他們豈不是來送死,神武皇帝雖然厲行禁海,可是並沒有放鬆海防。每年春季,我大康水師左右衛、廣洋衛和橫海衛水軍都要巡海,一直到秋天才會回航,秋冬季沿海諸衛也會隨時出海清剿海寇,哪裡有他們的活路。”

劉明善說道:“你們在南京,不知道海上的實情。若僅僅是幾個仴寇,自然是有來無回,就怕有內地奸民勾結。神武皇帝扼殺仴人,可是也苦了我沿海百姓。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邊山多地少,漁夫又不會耕作,即使高皇帝分給漁民土地也難以過活。至於富商大賈,斷了海上番舶財路,他們豈能坐吃山空。

白酒紅人面,財帛動人心,誰不眼紅仴人的銀子?所以窮苦漁夫出海為寇,豪紳大戶勾結官府,都在想方設法把仴人帶來的船銀留下。仴賊和姦民勾結起來,就結成了大股海寇,官軍想抓住他們就難了。東海何其廣大,島礁海嶼不計其數,如果有人通風報信,提供糧食補給,到哪裡找到他們?

官兵出海進剿,他們早就逃之夭夭。若把他們逼的狠了,他們就上岸劫掠,搶了就跑,官兵援剿不及,帶兵的主官就會吃軍法。官兵出海無功,還會被海盜報復丟官丟命,誰還有心氣跟海盜拼命?

若是與海盜相安無事吶?反倒孝敬豐厚,海疆無事。如果有肆意侵擾之徒,不用官兵動手,海盜們自己就會把那些破壞規矩的傢伙收拾了。官兵不如睜隻眼閉隻眼,大家都好過些。

久而久之,在我大康東南沿海諸島就有了幾個走私澳口,當然也是海盜窩子。大者有廣東的南澳,閩越交界處的梅嶺,漳州的月港,柘林,最著者就是寧波外海的雙嶼,因為錢貨鉅萬,被稱為小蘇杭,至於小的走私澳口可說無數。

這些澳口就是真正的化外之地,王法不及。我劉氏本來就是海上人家,強則坐擁州郡,逐鹿中原,弱則蟄伏海隅,海外稱王。天下之大,哪裡還有比雙嶼更好的藏身之地?”

劉關目瞪口呆,一時不知道說什麼好。原來高帝禁海之後,海上並沒有變成盜匪蠻荒之地,而是財山貨海,天高水闊,這不是逃亡,而是大有可為之地。

劉明善感到兄弟的興奮,用筷子指指劉關說道:“又在胡思亂想,不要忘了你身邊的崇文帝,若是不小心洩露了他的身份,燕王會舉天下之力殺向大海,你們如何抵擋?”他把筷子放在書案上,繼續說道:“你是去逃難的,藏的越深活的越長久,越有機會。”

劉關一下清醒過來,回到了現實。他默默啃著雞腿,良久,才甕聲甕氣的問道:“既然你不讓我們佔了雙嶼,過入孃的快活日子,那我們去那裡幹什麼?”

劉明善淡淡的說道:“隱姓埋名,去做走私海商,有我在鎮海衛,總能護得你們周全,你們就在雙嶼紮下根基,等。”

劉關不解的問道:“等什麼?”

劉明善把杯中酒一飲而盡,說道:“就像高帝紮根應天府,以待天下之變。燕王大軍南下中州,刀山火海里殺了3年,北方空虛,漠北黑韃又死灰復燃,他該如何應對?他興兵謀反,以武力奪至親之江山,難道天下人都心服口服?

他其實已經內外交困,屁股底下如積薪侯燎,隨時會成燎原大火,那時候才是我們的出頭之日。前提是我們還活著,如果你們輕舉妄動,暴露了廢帝的身份,那時候老天都救不了我們。”

劉關說道:“我明白了,那你什麼時候見崇文帝?”

劉明善冷笑一聲,說道:“我見他幹什麼?你記住了,過去我們是高帝的棋子,如今時移世易,崇文是我們的棋子。你真以為他還能回到那個位子上?這個天下,不是留給笨伯的,他一個黃口小兒,有資格執掌華族,號令天下英雄麼?”

劉關再也沒想到大兄會說出這番話,驚的目瞪口呆。

不遠處的跨院,月光如水,樹影婆娑,劉關的夥伴們正在促膝而談。

李啟乾神往的說道:“看來天無絕人之路,大海就是窮途末路之人的家。”

總兵順冷冷說道:“海上風高浪湧,怪石亂礁,妖魔橫行,誰也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明天。半寸板內是娘房,半寸板外是閻王,你這樣的生瓜嫩棗兒,在海上一個月都活不過,那不是你們的家,是你們的墳墓。”

李啟乾心裡一寒,對總兵順這個飽經滄桑的老頭,他有種說不出的敬畏。良久,鼓起勇氣說道:“我到底年輕力壯,經得起風浪。”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