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雖高大堅固,但是當年神武皇帝還是意識到了城防的弱點,就是南京城東西是山嶺,南面是丘陵地帶。這樣一旦南京城被圍,四周的制高點就都會被敵人掌握,若是敵人把大炮搬到四周山上怎麼辦?
於是他下令修建外郭城,把四周的山嶺也囊括在內,防區擴大,等於把南京防禦弱點彌補了。外郭城垣主要是利用城外圍丘陵黃土築成,只在一些防守薄弱地段加砌一部分城磚,並開設城門16座,俗稱“土城頭”。外郭號稱180裡,磚砌部分不到40裡。
一行人打馬揚鞭衝到秦淮河畔的中和西街,這條街就是通往南郭城垣的大道。街上到處都是逃難的百姓,擠的水洩不通,人流十分緩慢。好的跡象是上方門方向到現在還沒有動靜,說明駱宏沒有遭遇北軍,現在南郭還是安全的。一行人馬保護著崇文帝,一步一步向城門方向挪動。
劉禮一撥馬頭,拐上了高橋。
劉關擠到他身邊,低聲說道:“大兄,走錯路了,上方橋還在東南4裡。”
秦淮河穿過南京南郭,從上方橋通往上方門,從高橋通往高橋門。劉禮與駱宏約定在上方門匯合,出上方門就是通往秣陵關的大道,要按照這個計劃,劉禮確實走錯路了。
劉禮沉聲說道:“我沒走錯,你腦袋才長錯了。”
劉關摸不著頭腦,一旁的林養浩說道:“劉公好算計,如果豹韜衛那些傢伙洩露我們的行蹤,也只會告訴燕王我們出上方門,奔秣陵關方向。我們現在從高橋門出城,穿過青龍山和方山之間的谷地到東面的茅山。燕王如果向南面秣陵關方向追擊,我們就又爭取了幾天時間。”
劉禮不再介意林養浩的聰明外露,剛才就是這機靈勁兒救了他們幾個的性命。他沉聲說道:“凡是3個人知道的事情,就不是秘密,早晚3百人都會知道。他們10幾個人,就算他們一個個都是言而有信的漢子,也難免不會洩露給他們的親友,他們的親友又有多少親友?我們的行藏是瞞不過燕王的,只有用疑兵之計,多拖一時是一時。”
劉關說道:“那駱宏他們豈不是。。。豈不是被我們坑害了?”
劉禮冷冷的說道:“我們是逃命,不是去遊獵,自古以來,有幾十上百人聚成一團能逃脫追捕的麼?”
劉關搖頭嘆息道:“從一開始你就沒想到上方門和駱宏匯合,天亮之後北軍大舉進城,他們只有死路一條。”
劉禮冷冷說道:“從駱宏接過高皇帝佩劍的那一天,他就是個死人,他自己也清楚。如果他們能拖住燕王幾個時辰,就不算白死。”
說著話,一行已經越過高橋,進入中和東街,通往高橋門方向的大道依然人山人海。劉關又問道:“既然兄長不信任豹韜衛的那些人,為什麼還要放他們回去?不如。。。”他右手在脖子上輕輕一比劃。
劉禮冷笑道:“他們要是聰明,就不會回去,他們真以為燕王能放過他們麼?”
這回林養浩也想不透了,他問道:“此話怎講?”
劉禮說道:“如果他們出城,燕王早晚知道他們是崇文帝身邊的人,一定會用他們的家人威脅和引誘他們,燕王一日找不到崇文帝,他們的家人就沒有性命之憂,可是如果他們回去吶?”
這次連劉關都明白了:“回去了他們就對燕王毫無用處,燕王殿下正好拿他們的人頭立威,既然如此,我們何必多造殺業,良心不安。”
想到兄長和豹韜衛兄弟們分別的時候,那是何等情真意切。當時他還佩服兄長的胸襟開闊,剛才還殺的你死我活,轉眼就殷殷惜別,其實兄長是把他們送上了死路。
他沒有繼續問心中另一個疑惑,為什麼兄長不把這些好漢留下來,這些人都是好手,留下來就是逃亡路上的有力臂助。他已經知道答案了,兄長說的很清楚,幾十個人是逃不掉的,何況這些人還有可能誤導燕王的追擊方向,放他們回南京顯然對逃亡者更有利。
可是為了減小目標,就看著這些樸直的漢子送死,這不太嚴酷些麼?兄長做錯了麼?當然沒有,要想活下來只此一條路,可是劉關還是心中沉重。
林養浩突然問道:“劉公,下一步去哪裡只有駱宏知道,如果我們和駱宏分開,那高帝安排的路線豈不是。。。豈不是斷了?”
劉禮平靜的說道:“高帝已經幫助我們太多,以後只能靠我們自己了。世上豈有不變的計劃,高皇帝要是一味墨守成規,也幹不成如此偉業。”
林養浩說:“那我們下一步去哪裡?”
劉禮抬頭看看天上,月亮已經向東方傾斜,已經是四更天了。秋初天亮的早,這麼磨蹭下去恐怕天亮之前未必出的了高橋門,他馬鞭一指南面,沉重說道:“先出城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