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對啊,聽你這意思,你這個同學挺好強的,如果你能打敗她,是不是能讓她對你刮目相看呢。”
彪子眼前一亮“好像有點道理啊!”
於是他撕毀了這封表白信,又寫了一封挑戰信,很簡短,就一句話“黃湫燕,你可敢與我一戰?——趙德彪!”
“等一下,你這個同學叫啥?”
“湫燕啊,我平時都叫她燕子~”
~
第二天一早,魏明騎著梅文化的飛鴿牌新車去了朱辛莊的電影學院,趙德彪也準備去什剎海體校給燕子送挑戰書。
而這時《文匯報》上已經刊登了《春江水暖鴨先知》最後一部分內容,連載宣告結束。
參桂養榮酒的銷量暫時還沒有什麼波動,不過《文匯報》這三期的印數卻是節節攀升,也收到了社會層面很多關於這篇小說的反饋。
哪怕不扯改革文學的旗子,這篇小說依然是一個引人入勝的好故事,從第一期開始就深深勾住了讀者的心,跟著故事裡的人開心而開心,憂心而憂心,讓人無法停下探究主人公命運的腳步。
~
保定某部隊。
十九歲的王忠軍已經當了三年兵,之前是偵察兵,後來因為有美術基礎,被抽調去做標圖員。
他平時很注重學習,每天都要看大量關於時事的報紙。
不過今天來到閱覽室,他首先選擇的是《文匯報》,並第一時間翻開了第四版,找到了小說《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最後一篇。
上一篇說到王科長絞盡腦汁拍完了這段一分半的電視廣告,但卡在了播出環節。
這一篇繼續講,因為從無先例,電視臺不給他播,幸好有一位開明的主任,頂著壓力促成了廣告的播出,這也是電影《鴨先知》裡沒有提及的部分。
之後作者詳細描述了電視機前的觀眾,主要是魔都觀眾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廣告的反應。
魏明在寫這段的時候主要採訪了招待所的工作人員,再加上他的一些藝術加工,王忠軍看完之後第一反應就是原來中國的觀眾這麼好騙的啊!
竟然有的觀眾以為這是國家在號召他們買藥酒。
之後魏明又刻畫了藥酒爆賣的場面,並不富裕的老百姓將所有能買到這款藥酒的商店藥店一掃而空,藥廠也因此度過了危機。
王忠軍若有所思地摸著下巴,看來這廣告還真是好東西。
這時小說關於改革開放的敘事意圖已經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