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都41歲了,按照虛歲算,更是有42歲了。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自己都已經到了不惑之年,結果在父母眼中還是孩子,還是毛毛躁躁的小子。
“爸,媽,沒事,他們有人看著,那邊也有快艇,出什麼事都能第一時間救援。”李昊笑了笑,跟著父母同樣的步伐。
三人在沙灘上散步著,傍晚時分陽光也不刺眼。
邊走邊聊著。
聊著村裡教育上的事,以前村裡人少,學校都合併到鎮裡了,後來李昊重建小學,哪怕人少,也讓幼兒園、小學能夠一直搬下去,村裡的人也不用讓孩子去鎮裡上幼兒園、小學。
至於初中的,則是弄了班車固定來回學校、村子裡,讓學生方便回家,而不是需要自己騎腳踏車或者家長去接,方便了村裡的事。
至於因為家庭困難而輟學的,更是一個都沒有,村裡的教育基金,足以支撐這些,讓孩子只要能讀書的就可以一直讀下去。
“今年高考村裡有一個考上清華大學,一個考上覆旦大學,還有五個考上一本的”父親說著今年村裡孩子的高考情況。
村裡就是這樣,能考個本一的就值得大吹特吹的。
至於能夠考上清華大學的,李昊記憶中,就這麼一個。
清華大學、京城大學,這兩所學校,就是普通人眼中最好的學校,考上清華北大就代表著光宗耀祖。
這麼多年來,村裡出現的大學生不少,但是985的,那就比較少了,清華大學的就這麼一個,復旦大學的李昊印象中這應該是第二個。
“那這次高考倒是考得很好。”李昊不由得想起自己那一屆,他那一屆全村就只有三個考上本科大學的,而現在僅僅是考上一本的就業7個了。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現在學生數量少了,錄取率高,考的人就多。
但是像今年這樣,絕對算是考得好了。
李昊心中一動,自己也有很多年,沒有親自給學生頒發獎學金了。
想到這裡,李昊便暗下決定。
教育,乃是百年大計,甚至是千年大計。
教育可以改變一個人,也可以改變一整個家庭。
哪怕社會發展到現在,同樣還是一樣。
這天,車隊駛入了李家村。
沒有通知任何人,直到到家裡,都沒有人知道。
一到家,母親便開始打掃起衛生。
畢竟也有大半個月沒住了,這時候又是屬於多雨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