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未能如願見到義女,回去周府後,和老夫和周畢感嘆,義女賺錢不易。
夜間周畢下衙回來,又囑咐周畢,“妍兒給的錢,你可一定得花在刀口上,不然真對不起她這份心。”
周畢再三向她保證,一個銅板也不會亂花,定然將錢花在實處。
莫說周夫人了,李妍這接二連三往衙門裡送銀子,把周畢都感動得幾乎落淚。
這不,還跟著百姓一起下地,還鬧出個大笑話來。
他可不就是想幹出一番事來,不辜負義女的這番苦心麼。
幸好也就這麼個笑話,不然他都無臉去見義女,他對夫人道,“你今日過去時燉點燕窩過去。”
周夫人白了他一眼,“那還用你說,回來就支會過廚房,明日一早就給妍兒拿去。”
第三日過去時,周夫人總算見著了人。
幾日不見,周夫人如隔秋水,趁著孩子喝燕禍,上下打量了許久,心疼她又瘦了。
不由嗔怪道,“這活是幹不完的,你自己的身體要緊,你還年輕熬幾夜沒事,等到老了,就要吃苦頭了。”
在周夫人面前李妍可乖了,連連點頭道好,“保證只此一回,下不為例。”
周夫人哪裡看不明白,孩子當面應得好,指不定背後又去熬夜,周夫人也不點破她。
孩子願意哄她,在熬夜時至少也會掂量掂量。
等她喝完燕窩,就帶著人去了鋪子量衣,李妍對穿的無甚講究,周夫人卻在意的很。
四季的內襯裡衣裡褲,中衣中褲各做了二套,秋冬的外衣也做了四件。
也不管李妍到時會不會穿,只要她看得覺得漂亮好看,舒適的,都要往李妍身上套。
“義母,平時日我都穿道袍,裡衣褲,中衣褲做著就夠了,外衣褲裙就不用了,做了也浪費。”
“你母親頭七早過了,你一個小姑娘,也不能總穿道袍,這個年紀總該打扮打扮,你就不出去外面穿,在自己家裡總是有機會穿的,就當穿給義母看了。”
周夫人都這麼說了,李妍還能說什麼,只能看著周夫人笑嘻嘻地拿著衣裳在她身上不住比劃。
又是自家的鋪子,周夫人更是肆無忌憚,讓掌櫃的時新的樣式,全拿出來,她見一件就眯開眼笑,恨不得將鋪子搬到藥香堂去。
最後李妍實在受不住,謊稱試得累了,周夫人這才作罷,讓掌櫃把衣服整理好,介時送到藥香堂去。
從衣鋪出來,周夫人又帶了女兒去和郡最大一家茶飲店喝果飲。
兩個人坐在角落的雅座,點了兩杯梨汁解渴,周夫人將二十萬兩的銀票拿了出來,“你義父說暫時用不著,讓我拿給你。”
事實是周夫人實在心疼義女,這麼沒日沒夜的幹。
怕她把家裡的銀子全拿出來了,自己沒得花銷。
她那裡還有點積存,本來是給周子恆留的老婆本,現在一咬牙就把錢都投到衙門裡去了。
反正她們家有店鋪在,要再賺錢也不難,總不能讓她眼睜睜看著女兒為錢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