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大娘子進的這些鮮花主要還是以中低檔為主,高階的鮮花也有,不多,琴大娘子也不介意,物以惜為貴的道理,琴大娘子這種生意人,不會不懂。
三十萬兩的鮮花生意達成,琴大娘子欲言又止,李妍銀票到帳,嘴角難掩笑意,“琴大娘子有話不防直說。”
“不知妍姑娘花房裡那些野參賣不賣。”琴大娘子試探著問道。
原來琴大娘子是看上她的野參了,李妍笑意更大,“琴大娘子若要,自然賣得,不過眼下估計還不行,這批野參成熟估計要等到年底。”
“那成,就等年底。”琴大娘子笑呵呵地付了定金,當場定了批野參的貨。
像琴大娘子這種開門做生意的有的是路子,琴大娘子看中她的貨,自然有她的銷路。
而且在年底前交貨,正好可以趁年做年貨的生意,若是等到年後,這再好的東西,要想售賣這價格必然沒有年前那麼好。
所以一聽李妍說年前可以交貨,琴大娘子立馬就把貨定下了,好東西多的是人搶。
中午李妍宴請了琴大娘子,用完午飯,琴大娘子馬不停蹄回了嶺南。
午後李妍集合了小夥伴,把從嶺南拉來的三馬車的貨卸下,用做送禮的都裝上了禮盒,蔡大學士、懸空大師以及老大夫他們讓小七和姚十三快馬送去,自己則和小丫頭帶了禮去了周府。
婆媳兩個收到李妍的禮物欣喜不說,晚間周畢回來帶來了一個天大的好訊息,朝廷來了旨意,他要升官了。
皇帝封了周畢一個京官,還是正三品的京兆尹,從七品小縣令到三品的大官員,這是周畢和周夫人未曾料到的,李妍卻是早有預料,面色平靜地向便宜老爹道喜。
老夫人滿臉激動,喜形於色,又說菩薩保佑,又說李妍氣運好,惠及到了兒子,周夫人深以為然。
最終的激動過後,就要考慮實際的問題,眼下已經是十月下旬,皇帝給了一個月的時間做交接,十二月初就要進京述職。
現在周畢任上的事已經落到了實處,交接問題不大,李妍問便宜老爹,“義父可知是誰來接替您的位置?何時過來?”
和郡是李妍的根基,哪怕之後她要去上京。
也不打算就此放棄和郡,如若運氣好,她能報復雪恨,能活著回來那便是此生最好的結局了。
周畢道,“去歲的探花,寒門子弟楊允之,在翰林院呆上了一年,清流派,旨意下達時人已經動身了。”
李妍點頭,相比為官多年的老滑頭,李妍自然更喜歡如楊允之這類剛剛當官的清流派。
李妍又道,“張元那裡怎麼說?”
提到張元,周畢得意起來,“你去嶺南當日,我倆便交好了,我又陪著張元垂釣了幾日,總算是將人拉了過來,今日旨意下來時,他就在衙門裡,已經答應為父隨為父一同進京效力。”
李妍彎彎唇角,“王富貴那裡的問題現在也可迎刃而解了。”
周夫人看著義女嘴角的笑容,想到之前義女說過不必憂慮王富貴的那番話,想到這段日子義女為了老爺費心費力,心中久久不能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