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夫補充道,“也可使用紫檀木、魚腥草,就是藥效沒有喉嚨草好。”
這些都是治療喉痛的尋常草藥,效果自然不能相提並論。
“也只能先這樣了,回頭我讓小七再回一趟藥香堂取藥,地梅給病重的先用著,我想想還有什麼草梅能代替地梅的。”
李妍又對二老道,“那些輕症患者,麻煩二老去看看,小孩子和重症患者我來。”
小丫頭體恤兩個老人家,把重的活都攬了去,兩個老人也不跟她矯情,“那成吧。”
李妍那一簍子“地梅。”五瓣入一劑藥,一簍子按七千朵花,可以入一千四百劑藥。
一個病人每天吃兩劑,一個療程要吃上一十四劑,恰好可以醫治一百個病人。
她剛剛去重症的帳蓬轉了一圈,按一個帳蓬三十五的人數算,七個帳蓬大約有二百四十五人,這還包含那些輕症患者病情加重轉入重症的。
所以至少還有一百五十人的藥材缺口在這裡。
有了具體的數字出來,李妍心裡有了想法。
小七和姚十三一人提兩個食盒,一個食堂盛兩碗藥,一共拎了八碗藥過來。
李妍吩咐小七回香堂取藥,她來時只帶了一百劑的百草靈,藥量是遠遠不夠,又寫了張條子給他,“你只需條子你拿給老掌櫃,老掌櫃會給你配好藥,櫃面上有多少百草靈就拿多少過來,我這邊都要。”
好在百草靈成劑香藥堂還有不少,算下來,配給這裡的病患也差不多了。
李妍又對姚十三道,“你再去拎四碗藥過來,和守煎藥房的兵甲支會一聲,讓他們守好藥房,沒我命令,不準私自放人進入。”
姚十三心中雖對李妍的吩咐有些疑問,但還是聽她的話去做事了。
李妍拿了其中一碗藥給劉嬸,輕聲道,“這藥涼,你回家給孩子稍稍溫一下,不要過涼就好,溫好了給孩子服下即可。“
交代好劉嬸,李妍將餘下的幾份藥又分了。
擊了擊掌,在吸引在場村民注意後。
清了清嗓子,揚聲道,”先給大夥說個事,今天我開的這藥,並不是人人有份的,根據病情來。病重的先用,輕症患者的中藥稍後會給大家配上。”
聽說藥不是人人都有,現場一下子喧譁起來。
少女面色一冷,“做事都得講究個規矩,我也是個講規矩的人,希望不要有人亂了我的規矩。要是沒有分到藥的想鬧事,我也不會客氣。”
這個帳棚裡的病人,多是小孩和婦孺。
對李妍早就信服,聽完後,忙應承下來,連說不敢。
這邊送完了藥,姚十三又拎了二個食堂過來,李妍讓他跟著,又進了另一個帳棚。
李妍又將之前說的話說了一邊,但並不是所有的村民都是通常情達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