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當著他的面把借據一撕,紙片紛紛,周畢來時的尷尬一同隨風飄散,父女倆相視一笑。
周夫人回來,就見李妍在教老爺揀草藥,父女兩個有說有笑,氣氛異常的和諧。
“這就對了。”周夫人笑著加入。
周畢陪李妍揀藥時,小祖宗還建議他在寬敞處多搭建幾個大棚,警防大災過會出現一波役情。
周畢看她日以繼夜的曬藥,製藥,也隱約明白她的顧慮。
大業建國百餘年,也經歷過兩次大的災情。
災情一過,役情總會接踵而來。
提早做準備,總比到時束手無策、手忙腳亂要好。
大災過後,有許多事需要周畢這個縣令去做。
搭建帳棚、安置流民,還要忙著準備秋種。
周畢陪著母女倆揀了一會藥,周畢就忙去了。
周夫人留下來,幫著李妍曬了好半天的藥,又約了飯,開開心心去衙門接周畢下衙。
衙門離周府不遠,夫妻兩個步行回家,慢慢踱回去。
周夫人好奇地問他,“我瞧著你和妍兒今日聊得不錯,你取得女兒原諒了?”
周畢輕輕恩了一聲,又和夫人商量,要把名下的兩家臨街旺鋪給李妍當認親禮,“她都把兩千兩黃金的借據給撕了,我這個做父親的也不能太小氣,總得意思意思。小姑娘家家的想要安身立命,沒有銀錢傍身,是不行的。”
對李妍貪府衙銀子的事周夫人倒是能理解。
祈雨之事妍兒確實是出了大力,兩千兩黃金咋一聽是多,可對應的是要冒死的風險。
和一條人命一比,這錢真不算多了。
周畢又將箇中原委和周夫人說了,對周畢提議給鋪子的事,周夫人舉雙手贊成。
還示意他找個地段好的,有價值點的商鋪。
“顧公子那邊呢,要不要也備一份厚禮。”
既然準備要走顧玄的路子,趁此機會可以多走動走動。
“我正發愁著,這禮不好送。”周畢擰眉。
夫妻兩個一路到了府門,也沒想好送什麼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