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海人喜歡熱鬧。
農曆春節時街道上會有舞龍舞獅,新曆年的最後一天也有無數年輕人聚集在一起跨年,主打一個“夠野、夠耶”。
在街頭巷尾的流光溢彩中為美好的新的一年倒計時。
不過今天在京海城中村,很多老街坊鄰居卻都圍聚在了一家開了二三十年的“老梅包子鋪”門前,目不轉睛地盯著門口牆壁上那個28寸的液晶電視。
這一幕很奇怪。
這個年頭哪裡還有多少人看電視!
更別說跨年夜這種重要時刻。
但今晚例外。
因為今晚是《創音之聲》總決賽。
而站在總決賽舞臺燈光下的那個年輕人,是所有街坊鄰居從小看著長大,是從這個他們住了幾十年的城中村走出去的孩子。
在最後的舞臺上,
他還不忘初心地唱了一首粵語歌。
浮誇!
一首歌可以說是唱盡了無數庸庸碌碌的底層普通人,不被重視,一輩子平凡卻又想不平凡,但卻無處可以讓自己受到理睬。
越辛酸,越難過,越鬱郁不得志像極了在城中村生活了一輩子、飽嘗了無數辛酸苦辣的他們。
“修文哥你眼睛怎麼紅了。”
“夜晚黑風大。”
“黎叔,唔好話我,你唔都一樣?”
“我也風大唔得呀。”
“唉,阿峰這首歌唱得真繫好啊。”
“修文哥的兒子了不起!”
“這首歌好犀利呀!”
“.”
聽著周圍的誇讚,梅修文依靠在包子鋪的門框上回味著歌詞,心中卻有些莫名有些心疼了起來。
就連扎著羊角辮的小妹梅蘭都眨了眨亮晶晶的大眼睛,忽然拽了拽父親的衣袖,指著電視畫面中那個在舞臺上喘息的梅峰用稚嫩的童音說道:
“爸,二哥這些年一定食好多苦吧。”
梅修文聞言不由微微一怔,無聲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