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這種極端惡劣的情況下,抗日力量還在活動著。
比如說李白,出生於貧苦農家,從小失學,1925年加入大赤黨,1931年6月,進入瑞金通訊學校第二期電訊班學習無線電,畢業後分配到五軍團任電臺臺長,1934年參加了北征。
抗日戰爭爆發後,李白於1937年10月赴魔都負責大赤黨秘密電臺工作。1939年,按照大赤黨的要求同裘慧英結婚。1942年9月,李白的秘密電臺被日本佔領機關破獲,李白夫婦被捕。1943年5月,經過地下黨的營救,日本佔領機關認定李白的電臺僅是私人電臺,因而獲保釋。出獄後,民國政府看中了李白的電訊技術,將其招入國際問題研究所做報務員,此後李白便潛伏於民國政府內部。
這個李白,就是電影《永不消失的電波》的男主角李俠。
同樣的,年近六旬的韓江,也沒有離開魔都,他離開紗廠後,利用公司下發的一年工資,租了一家賣報亭,幫地下黨傳遞資訊。
這一天,秦笛從賣報亭前經過,看見他花白的頭髮,被冷風吹得發紅的面龐,於是停下了腳步,道:“給我來幾份報紙!”
韓江猛然看見他,禁不住吃了一驚:“先生,您怎麼還在這裡?您難道不曉得,日本人在通緝你嗎?”
秦笛淡淡的道:“日本人捉不住我。老韓,你的日子還能過下去嗎?”
韓江點頭:“還行,家裡只有老妻。我兒子在西北呢!女兒去了內地。”
“有什麼需要幫助的,你告訴我。”
“先生,你有沒有辦法,搞到收音機和發報機?最近日本人查得很嚴,我們的裝置都被搜走了,還犧牲了不少的同志。”
“給我個地址,我今晚送過去。”
收音機和發報機,秦笛都是不缺的,這些東西他從美國進口,一次買50臺,還有不少收藏在儲物腰帶裡。
“那真是太好了!”韓江心情激動,匆匆寫了張紙條遞過來。
秦笛接過紙條看了一眼,然後轉身離去。
晚上,韓江吃了一碗鹹菜面,哪裡也沒去,就守在家中靜靜的等著。
他住的地方屬於租界的西區,從靜安寺往西三里路,那裡全是弄堂,大白天都不好找,他擔心秦大少爺找不到這種地方。
而且,魔都西區實行宵禁,只有東區南京路周圍繁華地帶還開著。韓江想不明白,秦笛為什麼說晚上來,大白天來豈不是更安全?
因為宵禁的緣故,他甚至不敢走到弄堂口迎接,只能老實的待在家裡。
他等得心焦不已,一遍一遍的看時鐘。
等到八點半,就聽見有人輕敲房門。
他趕緊走過去開門,卻看見秦笛一手提一個大皮箱,大搖大擺的站在門口。
那箱子很大,乃是32寸的行李箱,一手提一個,走在路上很招搖,也不知道秦笛是怎麼來的。
韓江看見這一幕,只感到心驚肉跳,他將秦笛讓進家門,趕緊關上門,透過門縫向外看,生怕有敵人跟著過來。
秦笛微微一笑:“放心吧,後面沒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