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笛又問:“那麼,北京猿人的頭蓋骨呢?”
兩人面面相覷,都感到奇怪。
“秦先生,你為什麼問起頭蓋骨?”
“既然上千箱的甲骨文都運走了,難道頭蓋骨會丟了不成?”
秦笛心裡“咯噔”一聲,因為歷史上頭蓋骨的確丟了,而且就發生在1940年前後!
他以手扶額,檢索腦海裡的記憶,猿人頭蓋骨到底是怎麼丟的。過了好大一會兒,他才想起來一些記載,於是舒了一口氣。
北京猿人是古老的人類祖先之一,生活在五六十萬年前的周口店一帶。
1920年後,人們在周口店開採石灰石,不時挖掘出“龍骨”。有一次挖掘到了一顆似人的牙齒化石,經北京協和醫院解剖系主任步達生研究後,認為是古代人類的化石,它代表著一個新的種屬,定名為中國猿人“北京人”。他預言,周口店的山洞,是中國猿人的故鄉,蘊藏著他們的化石。
1929年12月2日下午,太陽已經下山,山洞中一片昏暗,北京大學年輕的畢業生裴文中,在昏黃的燈光中發現了一顆猿人的頭骨,興奮極了,連夜小心挖出。第二天天未亮,用棉被小心翼翼地送到北京。
中國人發現了北京猿人的訊息,就像一聲春雷,使那些被傳統偏見束縛得緊緊的學者們不得不承認:在人類歷史的黎明時代,的確有過“直立人”階段,他既是“南猿”的後代,又是包括現代人在內的“智人”的祖先,是從猴到人進化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周口店發現的人類化石,原來一直儲存在北京協和醫院B樓解剖室的保險箱內,由著名瑞典人類學家魏敦瑞加以研究。
1941年,珍珠港事件發生前不久,日美關係相當緊張,美國駐華大使館勸告美僑離華。協和醫院也缺乏安全感。魏敦瑞為了取得美國國籍和到紐約美國自然博物館繼續他的研究工作,也決定去美國,當時,為了這批標本的安全,他希望把主權屬於中國的人類化石也運去美國儲存。但由於種種原因,化石沒有啟運。
大約在珍珠港事件前三個星期的一天,協和醫院總務長博文突然通知秘密裝箱,將所有化石全部用擦顯微鏡頭的細棉紙包好。裹上藥棉,再包上粉連紙,外邊捆上細紗布、棉花,裝入兩隻大木箱,運到美國大使館,準備隨美國海軍陸戰隊運到美國。
12月5日早晨,“北京人”貼著“高階機密”的標籤,搭乘美國海軍專用火車,在幾名士兵的“護送”下運出北京,準備到秦皇島轉乘“哈立遜總統號”郵船運往美國。然而兩天以後,當軍用火車尚未到達秦皇島時,日軍偷襲了珍珠港,日美已成正式交戰國。在華日軍很快截獲並搶奪了美國的這輛軍用火車。從此以後,這批極其珍貴的化石就無影無蹤了。
這一驚人的丟失案件,引起了全世界的強烈反響,當時,不僅日本人在找,美國人也在找。抗日戰爭勝利後,由於當時中國政府的要求,美國遠東司令部曾向日本方面探查,但也沒有結果。
那麼,“北京人”化石究竟是怎麼失蹤的?有一種說法是日本人把所有從火車上卸下來的箱子裝上駁船,準備裝到一艘開往天津的貨船上去。不幸,駁船翻掉了,“北京人”化石沉到海底了。另一種說法,郵船被日軍俘虜,化石被日軍截留,後來幾經易手,終於下落不明,它很可能秘藏在日本民間。
不管怎樣,秦笛既然想起了這件事,就不能坐視不理,看著它眼睜睜的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