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秦笛和晏雪到了重慶,見到父親、母親和姐姐一家人。
母親朱婉的眼睛溼潤了,說道:“我一直擔心你們,害怕你們出事。”
秦笛笑道:“媽,你就放心吧,就算山崩地裂,都傷不到我們。”
秦菱道:“前些天,我看到一張報紙,說你被雷劈了,是真的嗎?”
“呵呵,哪能呢?我天天做好事,老天為啥罰我?”
秦漢承問:“咱家在魔都的房子,有沒有被日本人炸了?”
秦笛答道:“沒有。怎麼?日本人轟炸重慶了?落下來的炸彈多不多?”
11歲的張怡然搶著道:“舅舅,我聽見爆炸聲,還看見火光,離這兒有點遠。”
“有沒有聽見空襲警報?”
“時有時無。”
秦笛當初修這些房子的時候,就已經精心揀選了位置,不在重慶市的中心,而是位於歌樂山的邊上,按理說被轟炸的機率很小。
不過,鑑於重慶的雲層比較厚,日軍飛行員看不清下面的情況,有時候胡亂投彈,所以很難說炸彈落在哪裡。
而且空襲警報也在一點點完善,青白黨需要時間來安排。
因此,秦笛微微皺眉,說道:“我看你們還是搬到成都去,那兒比較安全。”
朱婉和秦菱都紛紛搖頭:“不走了。留在這裡有很多事做。”
早在戰爭開始之前,各地的慈安外科醫院,便有一部分醫生,撤退到後方來。
因為醫生也擔心自己的安全,怕被日本人強行徵用;護士多是女人,害怕遭受日本兵騷擾,所以戰爭一打響,約有八成的醫護人員,轉移到後方來了。
朱婉在重慶附近新開了好幾家醫院,救護受傷計程車兵和百姓。
有時候,朱婉還親自主刀,為傷兵做手術。
而那些接受手術計程車兵,聽說是著名醫學家朱婉女士親自主刀,一個個感動得無以復加。
秦漢承卻很鬱悶,他不喜歡待在這裡,因為不安全啊!出門喝個茶,都要擔心日軍空襲。
他愁眉苦臉的說道:“阿笛,我在這裡沒事做,也不敢出門,每天憋在家裡,就像老鼠一樣!這樣的日子,何時是個盡頭?”
秦笛道:“那你去渡口市住幾個月。那裡有我們的鋼鐵廠,僱傭了幾千名員工,你若是去了,有人陪著你天天閒逛。”
秦漢承搖頭:“我不懂機械,不是給別人添亂嗎?”
“要不,我安排你出國怎麼樣?我在美國有好幾家公司,也不曉得那些經理有沒有中飽私囊。你去幫我看看好不好?”
“不去!坐船太累了。而且從這兒下去,要被日本人檢查。我看見他們就生氣。”
“你若是想去,我親自送你走,保證安全無虞。”
“算了,太麻煩。”
“那你想做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