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怎麼辦?要不要跟著搬?”
“哼!你一個平民,搬什麼搬?瞎折騰一回,會把家人餓死的!”
“我昨夜沒睡著,聽見隔壁院子有動靜,好像有人挖坑,埋藏金銀財寶呢!”
謠言從魔都向外擴散,秦笛看了報紙,並沒有出來闢謠,反而覺得這是一件好事。
不久,整個江南地區,從浙江到江蘇,從蘇州、無錫到金陵,很多富人心惶惶,要麼將財物向西轉移,要麼就地挖坑掩埋寶物,同時設法在地窖裡儲存糧食。
一時間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魔都房價竟然下降了兩成!
這讓某些人很生氣,忍不住在報紙上大罵,說國難當頭,某些大家族不思抵抗,竟然散佈謠言,蠱惑人心,其罪當誅!
還有人指責朱婉,說她是國民精英,沒有帶好頭,變成了敗類。
但是這種說法,很快被戰略家蔣百里駁斥:“舉國抗戰,堅壁清野,該戰則戰,該退則退,大軍向前,婦孺向後,何罪之有?”
不過,蔣百里不是高官,聲量不算很大。
大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鬧得不可開交。
但是不論如何,戰事將起,國家處於危難之中,這件事已經深入人心了!
很多軍方將領,不斷向清先生請戰!
清先生一面安撫眾人,一面悄悄做戰爭的準備。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人也沒有閒著,一邊箭在弦上積極制定計劃,一邊派出密探,探究江南各方人士的動向。
秦府周圍經常有陌生人奇怪的身影。
與此同時,經常有琴音和歌聲從秦府傳出來。
那些前來刺探的人聽到琴音之後,就變得魂不守舍,莫名其妙地往東走,一路走到黃浦江邊,然後一頭扎進去淹死了!
這種事一連發生了好幾起,到最後日本人以為秦府鬧鬼,不敢派人前去探查了。
守在秦府外的記者,還有一些包打聽,那些人並沒有跳進黃浦江,而是莫名其妙的回家,躺在床上睡一覺,便將去秦府蹲守的事,忘得一乾二淨。
記者楊漢明,就是其中的一位,早上起來去報社上班。
編輯問他:“秦府有什麼新聞沒有?不管大小新聞,趕緊寫出來!”
楊漢明一愣:“什麼秦府?跟我有什麼干係?”
編輯大怒:“我前天剛剛叮囑你,讓你去秦府門外守著,你怎麼轉眼就忘了?你被開除了,不用再辯解!”
楊漢明抓著腦袋想不明白。
編輯更加不明白!第二天換了記者,去盯守秦家,然而結果卻一個樣!
這種事情出多了,編輯也覺得心裡發毛,不敢再派記者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