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呢?”
“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個詞,喚作‘祖龍之虐’?”
“我沒有聽說過。”
“話說很早以前,有一位仙帝,自號‘秦皇’,他出身白龍族,早年修煉到祖仙境界時,也曾經失去肉身,化為散仙,後來他以烈火來淬鍊自身,先後自焚九次,最後終於修成正果。這種自虐的方法,雖然看似殘酷,然而卻能錘鍊神魂,從而渡過散仙劫,為修成仙王、仙帝打下堅實的基礎。”
“先生,我出身青龍族,為什麼沒有聽過這個人?”
“此人修成仙帝后,一直隱居在西方,成了白帝宮的長老。”
“先生,你說的祖龍之虐,跟我心中剔剔然的感覺,有什麼關係呢?”
“臨近最後兩次散仙劫,這種心中剔剔然的感覺,會越來越強烈。我給你舉秦皇的例子,是告訴你有種修行方式,可以加速修行,只不過這種方式很痛苦,我不知道你能否堅持下來。”
青環仙子咬牙說道:“先生你說法吧,需要怎麼做,我聽你的。”
秦笛道:“秦皇出身白龍族,五行火克金,所以採用火焚的方式來磨鍊自己;你出身青龍族,適合用金煞來淬鍊。從今以後,你去金風盞中修煉,只要能挺過百年,就等於在外面修煉數千年……”
“好!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在去金風盞中之前,你要學習金系和木系仙文,只有掌握了大道法則,才能更好的適應金風盞中的環境,從而加速境界的提升。”
於是青環仙子也去找文翔學習仙文去了。她和雷纖雲一樣,雖然功力較高,但是基礎不紮實,不像晏雪和顧如梅,很早便跟著秦笛,也不如莊冷、霍香和李秋水。
修仙關鍵在於“性命雙修”,性指心性精神,命指肉身命裡,延伸開來就是精神和物質文明雙豐收。精神主要是元神和魂魄,提升的關鍵在於掌握天道法則,而仙文則是天道的總綱,每一條大道都有一個仙文與其對應。物質則指體內洞天的構建以及肉身的錘鍊,如果失去了肉身,或者洞天不穩,搖搖欲墜,也就失去了長生的基礎。
秦笛本是掌握了五十四萬大道的頂級仙帝,他最重視的是天道法則,一直強調系統的學習仙文,在他看來這比賺取仙石、積累仙材、構建洞天還重要。如果仙材沒有湊齊,暫時無法構築洞天,還可以慢慢等待機會;而如果不理解天道,著急忙慌構建出有缺陷的洞天,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那才叫悲催呢。
秦笛自己沒工夫教導低階弟子,因此他將文翔留下來,文翔畢竟做過地茗界的仙文閣主,同時還是四階靈仙,對於仙文的理解比秦漢承和秦漢旭強不少。
文翔在小鎮上開了家“仙文館”,自己做館長,請秦漢承、秦漢旭和孫女文若做教師,不但教授齊崢、屠虎、秦珊、元簫這些年輕的弟子,而且還敞開大門對外招生。當然,自己人學習仙文免費,外人進來要繳納仙石。
秦笛編纂的《仙文薈萃》,收錄了十萬八千仙文,秦家人可以自行抄錄。近年來,他叮囑晏雪加強管理,要求眾人不要將手抄本帶出去,前面五萬四千仙文可以傳給外人,後面的一半就要加以限制了。因為他編纂的仙文註釋,跟正宗的傳承不一樣,如果流傳太廣,會動搖本地仙文閣的根基,而且對自己並沒有益處。
就像如來佛祖對唐三藏所說的:“法不可輕傳!”
想學道法,需要付出代價才行。